尋龍筆記

第207章 旱魃傳說(1/2)

    在我做好了應付任何恐怖的東西瞬間,我用盡力氣猛地轉頭看去,當我看到那東西的時候,我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足足半分鍾沒有反應過來。

    身後出現的東西,可以說並沒有我想象中的那麽恐怖,反而很美,美到讓我長時間無法反應。

    那正是古月氏國遺址中的女屍,她一襲白衣無風飄逸,宛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又似成魅的妖怪,總之不像是人就對了。

    過了許久,女屍緩緩向我伸出了手。

    幾乎就是瞬間,我雙腿一軟就給她跪了下來,因為她伸手的動作,讓我想到她一下子戳通棺槨時候的表現,自問我的身體絕對沒有棺槨那麽硬。

    女屍並未作出傷害我的動作,隻見她朱唇輕起,說:“拿來。”

    她的語調非常的蹩腳,就好像一個外國美女剛剛學會普通話一樣,帶著那麽一絲的異族口音,當然我不否認她的聲音非常的好聽,有一種空靈感。

    我跪在地上連抬起頭的勇氣都沒有,這可是一個兩三千年的大粽子,而且還能說話,這讓我再度想起了一個有著雙重身份的傳說怪物,那就是旱魃。

    旱魃,有人說她是九天玄女,也有人說她是一種小鬼,所以說她有兩種身份。

    黃帝和蚩尤於涿鹿大戰,黃帝派出應龍出戰,應龍乃長著雙翅的飛龍,發動滔天洪水困住蚩尤。

    蚩尤邀風伯和雨師助陣,將應龍困在漫天風水之中,黃帝殺掉無辜的夔,用其皮作鼓,震破淒風苦雨,又派天女旱魃出戰,最終殺掉蚩尤。

    應龍和天女旱魃建立奇功,但因喪失神力無法回到九重天上,應龍便留在了南方,因此南方多雨多澇。

    而天女旱魃就留在了北方,她走到任何地方都是幹旱,後來據說她走進了西北部,進入了昆侖山中,而現在北方一些封建的地方,遇到大旱,還有“打旱魃”這個說法。

    其實在秦朝到漢朝,旱魃一直都還是以天女的形象出現,其特征就是一個年輕貌美且身穿白衣的女人。

    這段時期,天女旱魃有著神怪二重的身份,當時的人將她視為旱神,但又以各種方式驅趕它,目的就是驅旱秋求雨。

    在漢朝到明初,天女旱魃逐漸向著另外一種小鬼演化,這是因為先秦崇拜的自然神在漢朝漸漸衰退,旱魃是神這一麵被人否定,而且就連她是不是女人的身份都被質疑,所以這個形象轉化到邪惡的一麵。

    到了明朝中期,小鬼旱魃已經朝著粽子的形象轉變,逐漸人們把非常厲害的粽子,視為黃帝當年邀請的天女旱魃。

    而到了清末,旱魃再度演化成了一種凶猛的邪獸,那就是犼。

    到現在更是傳的有什麽紅犼、綠犼、黑犼和白犼之類,其實說的都是一種東西,隻是隨著幾千年中不同版本的流傳,天女旱魃已經完全麵目全非了。

    在《大清律例·賊盜·發塚》中記載:“清嘉慶九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發現病故村民墳頭潮濕,便認為此人死後變成了旱魃,村民不顧李家阻攔,掘墳開棺,見棺中屍體未腐,便更加確信,不由分說把屍體燒毀。”

    還有甚者傳說,天女魁拔和應龍是一對戀人,她為了吸收應龍身上的濁氣,變得麵目醜陋,所到之處又是一片大旱,被稱為旱魃。

    應龍在受到眾神之命,親手斬殺了天女魁拔,得知這“怪物”曾經是他的戀人,應龍悲傷、自責,長長以淚洗麵,導致南方大雨不斷。

    我的腦海裏不斷過著這些傳說,這都是我從古月氏國遺址回去查的資料。

    當時我們一路跟著女屍出了地下皇宮,最後女屍消失了,我一直耿耿於懷,但這麽扯的事情,又沒法向別人請教,隻能做了一些知識補充。

    此刻,麵對這個不知道該稱作女屍還是女妖的女人,我一點兒反抗的心思都沒有,整個人仿佛麵對一個活生生出現在眼前的神一樣,跪在地上忍不住哆嗦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