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筆記

第197章 六口紅棺(1/4)

    神龕上的金色字寫著墓室主人的身份、籍貫、生卒年月日、安葬日期和風水情況等。

    這個人名叫肥義,邯鄲人,官拜相國,生於前260年,死於295年。

    因“沙丘宮變”中,在趙武靈王被圍困在行宮中苦苦堅持三個多月後餓死,期間肥義就是為保護趙武靈王之子惠文王而遭公子章殺害。

    因忠肝義膽,在死後成為趙武靈王的陪葬之臣,葬於安陽邑皇陵之中。

    此處風水情況:後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墳穴藏風聚氣而令生人納福納財、富貴無比,可謂真正的風水寶地,堪比龍脈之所在。

    月嬋仔細打量了那六個塑像:左側為第一個年輕貌美的黃衣宮女,第二個是黑須飄飄的藍衣宦臣,第三個卻是一個紅衣錦衛;右側第一個是個粉衣宮女,第二個是穿著青色盔甲的將軍,第三個則是綠衣侍臣。

    戴上手套,月嬋上去摸了摸,發現塑像的表麵非常的光滑,看起來更像是蠟人一樣,一切都惟妙惟肖,讓人為之驚歎。

    解官湊近鼻子聞了聞說道:“這塑像上應該打了蠟油。”

    張莉說:“打了蠟油可以保持塑像千年不腐不壞,很多墓中的童男女都有這樣的技術處理。不過,這用宮女、侍衛等作為守靈,大多都是漢朝以下的古墓中,戰國墓倒是第一次見。”

    烏才上去看了看,便徒手上去一摸,便是皺起了眉頭說:“解兄,這真的是蠟油嗎?”

    愣了一下,解官又聞了聞說:“烏兄好眼力,裏邊卻是混合了屍油。”

    烏才說:“我曾聽師父說過有一種叫做水銀雕塑的陪葬人,就是在人活的時候灌入水銀,讓水銀流入人體內部,達到了塑形和不腐的地步,再用蠟油混合屍油塗在表麵,放在陰涼處風幹,然後隨著墓主人一起下葬。”

    孤狼問:“這樣做有什麽寓意嗎?”

    烏才說:“以我們觀星師的觀點來看,這叫‘守靈’。”

    “守靈”這個字眼並不難理解,即便現在還有很多人回去做。

    其實守靈是從古代宮廷傳出,就是守在棺床、棺槨或者靈位的旁邊。

    當然,也有人稱作守夜,古人認為人死之後,在三天之內魂魄會回家探望,因此子女、仆人守候在旁,等著親人歸來。

    孤狼苦笑了一下,說:“這也算是寓意?”

    烏才說:“我說的守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守靈。守靈,有活人守靈,有死人守靈,還有神守靈。”

    張莉作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問道:“你說這是丁甲守靈?”

    解官也“哦”了一聲,說:“傳說中的六丁神六甲神。”

    烏才點頭,道:“道家中《無上九霄雷霆玉經》中記載:‘六丁玉女,六甲將軍’。道教認為六丁為陰(女)神,六甲為陽(男)神,為天帝所役使,能行風雷、製鬼神,道士可用符籙召請,從事祈禳驅鬼。”

    張莉說:“道家使用符咒請六丁六甲、四值功曹,就是他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