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暴君楊廣是我爺爺!

第21章 開門不利(1/2)

    高興過後,楊倓疑惑了:自古財不露白,這樣一件寶貝,鑄造師已經珍藏了數代,怎麽忽然拿出來?就不怕招禍嗎?怪事。

    隻是現在沒時間去理會其中的關鍵,楊倓決定打完丹陽一定要見見這個鑄造師。

    轉過天來,驍果軍上下都知道燕王楊倓要率軍出征,一個個的摩拳擦掌啊,但是驍果軍的將領們也是心裏發毛。這燕王千歲單打獨鬥,看來是真厲害,但是這指揮千軍萬馬可是另外一回事啊,燕王千歲行不行啊?

    在眾將的但心中,楊倓發布第一道命令:命龐玉為前部正印先鋒官,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率領一萬兵馬立即出發。

    不管怎麽說,龐玉還是很開心的,這先鋒官看起來很艱苦,實際上這功勞是非常大的。在眾人的羨慕之中龐玉走馬上陣,率兵馬一萬兵發丹陽。

    練兵場上炮聲隆隆,隋皇登台拜帥,送長孫燕王楊倓出征。祭過天地,三聲炮響楊倓率九萬大軍出發直奔丹陽城。

    楊廣看著一身戎裝的皇長孫,恍惚間想起自己當年意氣風發時,率領大軍南下征陳,豈不就是皇長孫這個樣子。

    望著楊倓遠處的背影,楊廣說:也許天佑我大隋。

    再說龐玉率領一萬人馬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兵發丹陽。

    實際上哪有什麽路橋可用他修的。楊廣自從登基以來,常年都在全國各地巡遊,皇帝走的路,那當然就得是修的非常的整齊平坦寬闊,這路也是楊廣的成績之一。如果不是楊廣要到各地巡查,這路怎麽可能修的這麽的整齊。所以說楊廣的功與過,不能一概而論。

    不能一白遮百醜,也不能一善遮百惡,可惜啊,後人隻認為楊廣貪圖享樂,誤國誤民。

    就跟乾隆七下江南一樣,楊廣相比乾隆消耗的錢財少之又少,唯一不同的就是乾隆沒有把大清禍害掉,楊廣卻丟了大隋,隻能說勝者王侯敗者賊呀。

    龐玉這一路上流寇那是沒少遇上,但是在正規軍麵前,這些都是毛毛雨,根本就不敢靠前。龐玉無驚無險的就來到丹陽城外。

    紮下大營,眾將領就聚到一起。

    “龐將軍,咱們是等著燕王千歲到來再開戰,還是先打一陣再說。”

    龐玉大嘴一撇:“等千歲到來還能顯得咱們什麽功勞嗎?咱們如果在千歲到來之前就能斬殺敵軍大將,或者把這丹陽城拿起來,那才顯得咱們兄弟露臉呢。哥幾個,隨某衝殺一陣,掂量一下這叛逆們有什麽本領敢造反。”

    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也行,說是士氣高昂也行,反正這幾人一商量立即取得一致。丹陽城外炮聲隆隆,隋軍列開陣勢挑戰。

    這對於這些叛軍們來說可是新鮮事啊,素來都是叛逆們到處惹是生非,到處攻城掠地,什麽時候輪到隋軍來討敵罵陣。

    丹陽主帥輔公祏聞報那個氣呀。

    “左右,隨本帥殺將出去,看看這大隋朝還有什麽能打之人?”

    打到現在隋王朝能打的戰將基本都死絕了,隋王朝可以說是到了窮途末路之時,要不然楊廣也不可能那麽頹唐。

    丹陽城內炮聲隆隆,吊橋放下城門大開叛軍就殺了出來。

    龐玉正撇著大嘴立馬橫刀往前看,就看到裏麵殺出一少人馬,龐玉嘴撇的就更大了,心說:你們搶了那麽多東西,占的都地盤,就不能把軍裝弄整齊點。看五花八門跟要飯花子沒什麽區別。

    就看叛軍二龍出水式燕別翅排開,弓箭手壓住陣腳,正當中亮起一杆大都旗,上書幾個大字:奉天將軍。

    馬下一員大將,就看這個人麵似晚霞,三綹長髯隨風飄撒,雙肩寬背膀厚,別看個頭不高,但是給人以非常有力量的感覺。

    再看他身邊左右,那是戰將無數,高的矮的胖的瘦的醜的俊的,那是應有盡有,甚至說還有女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