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舉報全力徹查!一貧如洗的他正義凜然?

第209章省裏來人(1/3)

    黃處長的話裏就明顯的有話了,雖然短,但包含著的信息量大。

    範學明看了看宋德勝,宋德勝又看了看張東峰。

    “黃處長,我敬你。”張東峰笑著讓服務員滿了酒,熱情地說道:“今天我剛到平江來,黃處長就到平江指導工作,這是緣份。為此,我要敬你。”說著,一仰脖子,杯中酒全部喝下。

    黃處長同樣笑道:“張書記好酒量。”也喝完了杯中酒。

    張東峰又滿了一杯,說道:“我到平江來,既要宋書記的關心,更要省級部門領導的支持。黃處長,我再敬你第二杯。”

    黃處長似乎感到了張東峰的能耐,便擺了擺手說道:“我不是什麽領導,我們平級,平級而已。”

    “黃處長,那可不一樣,我在基層,你在省裏。來、來,喝了。”張東峰酒下去了,望著黃處長把酒也喝了。

    範學明感激地看著張東峰,宋德勝也看著,眼神裏有些說不清楚的意味。

    張東峰又滿了第三杯,說這杯是為了清念實業集團,為了黃處長對這個項目的關心和支持。

    張東峰的這些話說得得體大方,範學明心想:這是一個了不得的家夥。

    他先後見識過了多任到平江區掛職的領導幹部,張東峰就憑這一會兒的表現,就夠得上出色的了。

    掛職幹部對企業的重要性,範學明是知道的。如今的體製,什麽項目都得上麵批。有些項目雖說名義上說不批了,隻要備案就行。可是,你不批,上麵就沒有這個項目的位置,在安排資金時,根本就不會考慮。

    近幾年來,國家對企業的扶持資金逐年在增加,就看誰有能耐,誰能爭取到。

    平江區就有個別企業,生產隻是應付,一門心思花在搞項目上。

    每年搞成一個兩個的,僅無償資金這一塊,就相當可觀。搞項目經濟,已經成為一些企業的最大餡餅。

    清念實業集團原本沒有多在意,範學明之所以取名清念,就是打算清心無念地發展實業,可是架不住其它企業隔三差五地從華杭市、曲江省的相關部門爭取到一筆筆資金,他的心理就不平衡了。

    這些錢,不爭取白不爭取,真金白銀呢。

    於是,範學明專門從省裏高校聘請了三個顧問。

    說是顧問,其實就是利用他們的關係,為企業尋找合適的能得到上麵首肯的並且能找到資金的項目。

    聘請顧問也是很有講究的。要麽是名氣特別大的,能在某一個行業起主導作用的;要麽就是不僅僅科研有一套,還諳熟於人事,特別是對上層人事,對握有審批權的這些大大小小的廳處級幹部們,都能說上話。

    項目經濟催生了顧問經濟。

    企業到底要顧問提什麽意見?顧什麽?其實都不必。

    這些顧問就是在項目論證時,說幾句話;拉幾個同樣是專家的人,簽上字。接著跟省裏主管或者負責此項目的廳處長們打打招呼。反正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利益關係,顧問們的招呼往往管用。

    上了一定規模的企業就會有幾個顧問,有的企業甚至達到十多個,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至於顧問費,倒是秘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