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塵緣

第102章、出手不凡

治好了三叔,小侄又病了。這可是晚程大哥惟一的孩子呀! 小侄今年才9歲,正上小學。晚程大哥想讓我給治治,可嫂子曉霞信不著我這個業餘天使,非要上省城大醫院找專家看。我跟大哥把孩子送到了省城一家醫院。掛專家號100元一位,等了一上午,還托了人,到了下午才見到專家。戴眼鏡的白頭發專家說: “這個,從檢驗結果看,孩子的腸梗阻非常明顯。這個,再從便血、便常規判斷,小腸有結腸炎。嗯,根據鋇餐灌腸的提示,腹部出現了長段型先天性巨結腸。” 嫂子曉霞急了,站起來問:“要緊不要緊呀?” “這個,建議作結腸造瘺術,費用10萬元。” 什麽?10萬,開什麽玩笑?這對我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家裏砸鍋賣鐵也湊不夠這麽多錢。嫂子曉霞一下子跌坐在地上,晚程一聽眼淚就下來了。我趕忙把曉霞扶起來,沒辦法,我們隻好哭哭啼啼地回家了。 第二中午一到家,鄰居二嘎子就來了,說他媳婦會跳大神,能治一切疑難雜症。晚程婉言謝絕,回頭說: “老弟呀,死馬當活馬醫。孩子交給你了。” 我說:“大哥放心,治不好小侄的病,我就不行醫了。” 我靜下心來,開始為小侄診病:食指**發紅,舌苔黃,脈弦數,便幹燥。這些都是腸胃有火的症候。 我沒吃中午飯,躺在炕上琢磨小侄的病。常言說:智者千慮,也有一失,愚者千慮,也有一得。有資料顯示,現在醫療事故率已高達27%。我覺得,小侄的病,專家看錯了。古人說:欲得小兒安,留得三分饑與寒。按照中醫理論,小侄的病在肺和大腸之間。肺與大腸,互為表裏,平日,嫂子對小侄特別嬌慣。常年讓孩子睡熱炕頭,還給孩子蓋厚被。蒙得嚴嚴實實。孩子的肺傷熱了。加上她又讓孩子每天多吃飯,餐餐多是大魚大肉,使腸內積滿邪熱毒素。日子久了,排不出去,不得病才怪。找到了致病原因,我就可以辨症論治了。想當年,元代名相耶律楚材,多才多藝,常讀醫書,兵營裏鬧瘟疫了,他認為士兵長期勞累、飲酒、吃肉,病積累在腸胃,於是熬大黃湯,治好了士兵們的病。一想到這兒,我騰地一下從炕上跳到地下,騎自行車上街。到藥店花一元五角買了一兩大黃,回家把藥分成五份,用藥壺先熬第一份藥。半小時後,小侄喝下了第一碗藥。我每兩個小時給他喝一份大黃湯。喝完第三份藥時,我又掛吊瓶引管,用肥皂水先給小侄灌了腸,不到10分鍾,大便就通了。我又在其肛門處上了幾滴豆油,孩子就止住了哭鬧。我讓嫂子曉霞熬了一碗小米綠豆粥,為的是清熱解毒;切一碟芥菜鹹菜,圖的是潤肺降氣,小侄吃了不少。第二天,小侄的病開始出現轉機,能下地玩了。一周下來,小侄徹底痊愈,可以上幼兒園了。算起來,治小侄用的大黃、豆油、肥皂,一共所需費用也不過兩元錢。盡管目前物資大幅度漲價。治好了小侄的病,全家人都高興起來了。左鄰右舍都問是哪個專家治好的?嫂子曉霞說: “誰是專家?我小叔子是天使,專家要十萬,我小叔子兩塊錢就給治好了!”鄰居二嘎子調侃道: “看你把他誇的,要是有來生,你還要嫁給小叔子呢!” 嫂子曉霞正色道:“人家有學問,瞧不上咱,要瞧上了,我非他不嫁!”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