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塵緣

第91章、醫家六不治(1/2)

    我去了一家私人診所。大夫是個小夥,也就20多歲。他說告訴我一個方法,很簡單。就是黃芪與當歸,5比1,泡茶飲。我笑笑,我也懂點醫道,這能行嗎?小大夫也不多勸,用手指牆,讓我看。我一看,是扁鵲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五不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我知道人家這是下逐客令。就轉身離開了。回去以後,想著扁鵲那6句話:一不治蠻不講理的人;二不治舍命不舍財的人;三不治對服飾、飲食、藥物等非常挑剔,不配合治療的人;四不治氣血錯亂,五髒六腑功能衰竭的人;五不治病得連藥都喝不進去的人;六不治寧信跳大神,也不聽大夫的話人。

    經過仔細玩味,覺得小大夫說得有理。就去生藥店,一問價,藥師說:

    “當歸、黃芪都是25元一斤,我這保證質量,全市價最低。”

    按5比1的比例,我買了一斤(十兩)黃芪,二兩當歸。一共才30元錢。回來,每天當茶飲。剛開始,效果並不明顯,我堅持服用,還別說,兩周時間,不僅不大出汗了,身體也有勁了。

    這天,我的靈魂又進入了地球副時空。

    在這裏,我也有份工作。這裏時興替身。幹什麽都有替身。拍電影有替身,出席會有替身,寫材料有替身,生孩子有替身,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反正幹什麽都可以替。

    這不,我就是個替身,替領導學習,替領導考試,替領導打鞋油,替領導擦……總之,凡是人能替的我都要替。

    說也難怪,誰讓咱跟領導長得像呢。我們局的局長名叫姚利仁,剛剛四十一歲,比我大不了幾歲。可我倆說不上是怎麽長的,比雙胞胎還像,就連我倆的愛人有時也辨別不出來。

    姚局長出差去無錫。回來上級讓他寫一篇體會。他找到了我,給我講了他南行的一些見聞。按照他說的要點,我又找了些相關資料。沒幾天,稿子寫好,姚局長看過,很滿意。我寫的稿子見報:

    江南之行之感悟

    6月27日,我隨團到達江蘇省無錫市。在培訓學校,我參加了香洲市委組織的全市副局級幹部赴無錫培訓班。通過10幾天的參觀學習,受益非淺,感受頗多。這次南行,讓我看到了江南經濟的迅猛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感慨之餘,也讓我感到應該立起直追,好好地向人家學習。從我個人的認識程度看,我們與無錫之所以差別這麽大,關鍵還是腦筋問題。具體分如下幾個方麵:

    一、解放思想、自我洗腦

    我認為,要想幹起一件大事,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思路。有了正確的思路,就可以說是成功的一半。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出路才能有財路,有財路才能有活路。思路是起點,而我們現在被傳統觀念所束縛,打不破觀念,放不開手腳。這就是我們沒有能夠很好發展的一大障礙。佛經上說:人有兩大障礙,一是煩惱障,二是所知障。這裏所說的所知障,就是思路問題,就是先入為主。人腦中先裝進去的東西,人們總認為是對的。人家說,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可仔細思考,這個說法就不是絕對的。因為地球是圓的,可是如果有人說“東”同時還是“西”,那麽,就會有人說不對。說直線是直的,人們認為正確。說直線也是曲線,就認為不對。如果沿一點一直向前走,可以說是直線前進。試想一下,地球是圓的,在地球上直線前行,實際上不也是一條曲線嗎?我們要發展,要創新,就必須打破傳統觀念,洗掉過去頭腦中的陳腐觀念。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正確的觀念和思路,才是成功的關鍵所在。

    二、克服畏難思想,自覺醒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