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塵緣

第56章、這是個例外

我雖然肚子餓得咕咕叫,中午都沒吃飯,但還是硬撐著,手剛要抬起,但又放下,始終沒有舉起來。隨後一場茶話會開始了,霎時間,像天上打了個閃電,響起雷鳴般掌聲。電子琴響了,伴悠揚的電子音樂和熱烈的掌聲,把女班主任推上了前台。她手拿話筒,唱了一首《好收成》:“八月裏,稻浪湧,處處好風景……春播千滴汗,秋收一片情,都說土地不負有心人,今年又是一個好收成……”她一開口,掌聲就為她打著節拍,直到最後。電子樂剛停,京胡就奏起了新的樂章。一位白髯老者登台亮相,讓大家品嚐一下國粹的味道。他把京劇《智取威虎山》與《紅燈記》選段有機結合,並在唱詞上稍加改動。在京胡和鑼鼓的伴奏下,唱得有滋有味,滿場飄香。 “今日且把茶當酒,壯誌未誌不休,來日孩兒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栽什麽樹苗結什麽果,撒什麽樣種子開什麽花……” 唱罷,全場喝彩。喝彩聲中,楊得昂的兒子接過話筒。他為大家演唱一首《父老鄉親》: “我生在一個小山村,那裏有我的父老鄉親……多少親呢,多少疼愛,多少開心……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這孩子動了真情,唱得入情入理,如泣如訴,聲淚俱下。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我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從兜裏掏出隨身攜帶的紙和筆。當場填了一首詞——鷓鴣天。標題是《讚某家庭送子上學慶典》: 一把瓜子一碗茶,禮金全免世人誇。 紅心吻化十年雪,白手撫開九月花。 君演唱,我彈拉,濃濃暖意送嬌娃。 春風化雨禾苗壯,教子成龍看自家。 剛撂下筆,市電視台的小鮑湊過來,他是我的文友,一下把詞稿搶了去。小鮑衝到台前,用他那清脆的男中音朗誦了全文。一念完,叫好聲不僅驚動了店裏的服務員和老板,就連街上的三輪車夫,也聞聲擠了進來,要看個究竟。一個大漢豎姆指讚歎:“太棒了!這年頭也有不收禮的,這可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明個咱蹬車的也學著點!” 時近午夜,眾人漸漸散去。我與楊德昂握手告別,我問: “老同學,今天為什麽樣這樣搞?是不是信佛了?” 楊德昂搖頭笑著說: “老同學,你不知道,過去,我折騰事收了不少禮,可這些年,我差不多雙倍地往外拿。世道人心,我已經看透了。我希望能有人站出來,破一破這陳規陋習。別人不帶頭,我帶頭!如果這樣就算信佛的話,我明天就廟上皈依!” 我默不作聲,黑暗中,突然覺得他的身形比我高大了許多,要我仰視才能看全。當晚回家,我心裏久久不能平靜。睡下了又起來,披衣來到桌前,提筆想寫點什麽,卻一直沒想出個好題目。 “咕咕咕!”窗外傳來一陣叫聲,是什麽東西?我正睡不著覺,就披衣外出,想看一下究竟。聲音是從樹上傳來的,我尋聲朝院東邊的一棵老榆樹上一看,呀!月光下,樹上落著一隻貓頭鷹。難怪叫這個名,小家夥樣子很像貓臉,看見我來,又用爪子抹了一把臉,挺可愛的。剛才就是它在叫。人常說: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它為什麽夜裏到我家來了,又會有什麽意想不到的事要發生呢?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