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世塵緣

第37章、給寺廟捐上100元

初三早上,晚程匆匆用過早飯,就來到醫院。見幹媽仍坐在床上,腳上紮著 吊瓶。看看沒什麽事可做,就拉著我來到醫院大門外,登上了18路公共汽車。我們這是要去福田市鐵東區的蓮花寺。 蓮花寺坐落在福田市八馬路菜市場附近,麵積不大,占地1千多平方米。早年,有一個老八路在此出家。後來,這廟裏就剩下老八路孤身一人。他死後,廟裏就後繼無人了。1978年以後,有兩個女子在這裏出家,接著,香火漸旺。去年,有人捐巨資,在這裏大興土木,蓋起前後三層仿古大殿。目前部分工程已經竣工。 正值春節,蓮花寺門前行人稀少。晚程見寺廟側門旁,貼著一張紅紙,上麵寫著: 海報 為恢複福田市文化景觀,滿足廣大信教群眾活動要求,經政府同意,由方丈普明師傅發起,開展重修蓮花寺活動,並從即日起開始向社會各界募捐。 重修廟宇,是一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有利於子孫萬代的長遠工程。隻要我們平時少抽一盒煙,少喝一瓶酒,少買一件衣服,把節省下來的一點錢用來支持社會慈善事業。就是奉獻了一份愛心,積了一份功德,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善行義舉,必得公眾讚歎,神明賜福,子孫榮華。望天南地北有識之士,勿失修福積德之良機。早種善因,早得收獲。廟宇落成之日,對捐資200元以上者,將刻碑留名,特殊貢獻者,將單獨立碑,留芳千古。 電話:XXXXXXX 地址:蓮花寺 我和晚程看了一會兒,就從東側小門進去,來到一排平房門前。透過玻璃窗,晚程看到,裏麵有一位老婦人在切大白菜。還沒等我們打招呼,門開了,一位婦女走出來問: “施主,這是齋房,有什麽事嗎?” 晚程笑著問道: “大姨,聽說建廟,我是來替我母親捐款的。” 老婦人把我和晚程領到另一處平房內。這裏坐著一位光頭老尼姑,身著紫色袈裟,手捧一本《現代因果啟示錄》,正坐在床上閱讀。她就是這裏的住持方丈。“阿彌陀佛!”老尼姑合掌點頭稱道。 這個房間大約40多平方,外設走廊。朝北開門,西麵山牆下,擺著供桌,東麵有一張雙人木床。南麵窗下,擺放長條沙發。東麵牆上,掛著一幀寒山和拾得(文殊、普賢二菩薩)畫像的鏡框,畫像下麵空白處有一段文字,讀來耐人尋味: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隻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我和晚程各坐在一把椅子上,然後開門見山,向方丈說明來意。晚程心裏著急幹媽的病,說了幾句話,就隨手從褲兜裏摸出鈔票,兩個麵值50元的,遞給方丈。方丈下床找來鋼筆,分別在兩張鈔票背麵寫上“榮秀娟居士捐款”幾個大字。晚程臨走前,再三懇求方丈,給幹媽升一道超拔疏,超度她身上的各類債主,以求早日解脫。方丈一邊口念佛號,一邊點頭答應。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