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零:我的飯館一菜難求!

第2章 好消息(1/2)

    唐阮阮來到這裏已經快一個星期了。

    她每天都出門去村子裏四處逛逛,不少大叔大嬸看見她,都親切地打著招呼,“阮阮啊,身體好點了嗎?以後多出門轉轉,下次有空來家裏玩啊。”

    大川村民風淳樸,位置偏遠,鄉裏鄉親大多都沾親帶故,唐家是後來才在這裏定居的。

    從村口大樹下聽來的人們的閑聊中,唐阮阮知道了唐家的故事。

    唐山一家是饑荒時逃難到這的,他父母在村子裏給他找了一個父母雙亡的姑娘阮溪,等兩人結婚後不久就駕鶴西去了。

    唐山和阮溪就在村裏用阮家的宅基地起了個院子定居下來。

    後來生唐實時家裏條件不好,又趕上了秋收,村醫遺憾地告訴唐山,阮溪生孩子大出血救不回來了。

    為了養活小小的唐實和唐阮阮,唐山四處借錢借奶養孩子,一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到這麽大。

    可上天總不厚待老實人,去年秋收,唐山和村幹部一起去送糧食,路上被一出來散心的廠二代騎車撞進了田埂下。

    左腿磕在一塊石頭上,沒送他去醫院,二代丟下一百塊錢騎車跑了。

    唐山的腿去醫院時太晚,醫生說想治療好至少要花兩百塊,家裏還有兩個孩子,外麵還欠著債,唐山放棄了自己的腿。

    拿著那一百塊錢,一半還了債,還有一半留著養孩子,唐山每天就一瘸一拐的去田裏上工。

    也虧的村裏人好,給他們一家申請了補助,每年能多分那麽點糧食和肉維持生活。

    靠著自己一手精巧的木雕技術,唐山還能時不時換點錢回來改善家裏生活。

    初來乍到的唐阮阮不知如何改變家裏的困境,隻能每天數著那個日子到來——很快就要土地改革了。

    天氣漸漸冷下來,很快就要到年底了,又是人們期待的分糧食分肉的時候。

    這天,唐山回來沒有像往常一樣刻木頭,而是沉默地坐在炕上不知道思考著什麽。

    吃飯時他告訴兩個孩子:“村裏幹部說了,過了今年,以後田就是我們自己的了,不用交公糧每天按時上工了。”

    唐山一臉愁容,這政策突然變了,自己的腿又這樣,怎麽才能跟上步伐養活兩個孩子呢。

    而唐阮阮內心狂喜,要改革了,她有辦法掙錢養家了!

    唐阮阮之前是一個全職美食博主,在各個平台有千萬粉絲,靠著自己靈敏的味覺和優秀的手藝,做出的食物有許多都成了網絡潮流。

    她相信憑借自己的手藝一定能改變家裏的困境,治好唐山的腿。

    可在此之前還有一個問題,她該如何向唐山解釋自己做菜的手藝呢?

    家裏平時是唐山做飯,就隻有稀飯鹹菜,紅薯土豆配菜幹這幾種食物,唐阮阮甚至連火都不會燒。

    為了以後能順理成章出去賣吃的,唐阮阮和唐山商量著接過了做飯的活計。

    早上,她早早起來用蒸熟的土豆混著剁碎的菜幹做了土豆餅。

    惹來唐實大聲的讚歎:“姐姐你好厲害,土豆都能做的這麽好吃!”

    中午,她把紅薯土豆剁成小塊混在稀少的米粒裏,放進泡開的菜幹,做成了後世的少米版撈飯。隻放了一點點鹽巴也能讓飯菜變的可口。

    下午,實在饞肉的唐阮阮讓唐實帶自己去附近的小溪,拿著昨晚求唐山編的簡易魚簍放在水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