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心中不曾有傷

Chapter 3(2/5)

    Two

    我的“嘉懿心理谘詢工作室”離家很近,兩者之間正好隔著一座公園,每天上下班隻要穿過這座公園便可,步行隻要十來分鍾。

    此時正值中秋時節,滿園桂花飄香,一兩片黃葉悠悠搖落,走在公園裏,真是讓人心情舒暢。我深深呼吸,陶然欲醉,索性找了一張桂花樹下的長椅坐了下來。現在下午五點多鍾,公園裏的人大多回家張羅晚餐去了,遊人很少,正好適合做一些不受打擾的思考。

    我先給家裏打電話。是舒馨接聽的。

    “老婆大人,請假一個小時,六點半到家。”我一本正經地說。

    “請假一個小時?大專家,你搞什麽鬼呀?”舒馨的聲音都透著笑意。

    “我想在公園裏坐一坐,桂花開得好香。要不,你帶女兒過來,我們一起散散步?”

    “可心在做作業,她今天作業太多了,沒時間去玩。我讓英子晚一點炒菜。好,就這樣。我要去看女兒做作業了。”她匆忙把電話掛了。

    十歲的小學生,作業怎麽會那麽多?我估計舒馨今天可能又準備了一堆卷子給女兒做。在對待孩子教育這個問題上,我跟舒馨總有些意見相左。

    舒馨是一家公司的財務主管,工作比較有規律,業餘有時間照顧孩子,當我們兩個人實在都忙的時候,家裏請的小阿姨英子也會幫我們帶帶可心。可心又漂亮又懂事,誰照顧她都不費力。

    我一直覺得,小學生,學習成績不是很重要,隻要好好關心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對學習有興趣就行,不要做太多作業。其實,如果能夠真正做到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他的成績肯定不會太差,可是舒馨總是振振有詞:“別人家的孩子都請老師一對一到家裏去教,我們的孩子也還是要稍微抓緊一點吧?到時候考不上重點初中,就很難進重點高中,進不了重點高中,想考好大學就沒門了。想讓她讀一所好的大學,就要從小抓起。”聽聽,這話似乎很有道理。

    我跟舒馨的感情一直不錯,不想老為孩子教育的事跟她發生爭執,所以大多數時候我隻好由著她。隻是,我會巧妙地經常抽空把可心帶出去玩,或者吃大餐,讓她暫時脫離“苦海”。

    非常欣慰,在我這個心理谘詢師父親的眼裏,可心是個身心都很健康的孩子。

    命運是如何把我帶到心理谘詢師這個角色中來的呢?我慢慢組織著相關的線索。也許潛意識,我想去麵對一些自己通常在逃避的東西。

    可是,每次回憶往事的時候,我的本能總會略去我讀大學那一段。

    是的,我生命中最痛苦的那些事,都發生在大學期間。

    不,不能想起,一點都不要記起來。因為一旦觸及相關信息,我就覺得胃痛。目前我的生活圈子裏,沒有任何人知道那一段過去,包括舒馨。

    我皺皺眉頭,把大學期間發生的一段往事暫時拋開了——每次都隻能暫時移開,不可能真正忘記。

    還是從這裏開始吧,大學畢業後,我到一家醫院去報到。

    我本來是這家大醫院的神經科醫生。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們醫院參加衛生部評“三級甲”醫院,需要設立心理谘詢的相關科室,也許是因為我平常比較受病人歡迎,院長把我選去進修,參加心理學培訓,加上我本人對心理學一直有興趣,就這樣,我轉行成了一名心理醫生。再後來,因為渴望有更多的個人自由,於是我從醫院辭職,開了這家以我自己名字命名的私人心理診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