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啞巴當首富

第729章 錄像機,摩托車(1/3)

    國內錄像帶市場的普及火熱還要等很久,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都是港台影視歌的天下,等到有人想著把國內幾大製片廠的電影轉錄已經是九十年代中期,光碟都普及了。

    好像直接買膠片拷貝回來收著也是個不錯的主意,膠片可以收藏,然後自己轉錄一下。

    把二十幾本比較熱的帶子拎到三樓自己的房間,老六隨意翻了一下把帶子放到衣櫃的夾層裏。

    這會兒的衣櫃都有這麽個設計,用來存放一些主人認為貴重的物品,一般都是放著戶口本,糧本,房本,煤本和各種票據還有家庭賬本。

    還有現金。這個年代的人都沒還沒有去銀行的習慣,攢點錢都是放在家裏的,這裏藏點那裏藏點,既要防賊還要防著家裏的孩子。

    這個時代的房本可不是房產證,而是單位房屋居住記錄本,上麵密密麻麻的記錄著租金的繳納情況。水不要錢,電費是按戶收沒有本。

    老六家是在農村,除了戶口本結婚證其他的什麽都沒有,家裏的各種票據也不會放在衣櫃裏。

    從樓上下來,老六沒進屋,找出梳子坐到窗下給幾條大狗梳理毛發,一邊琢磨著給電影加字幕的可能性,然後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麽辦法。

    這個時代的電影電視都是用膠片拍攝的,然後洗出底片進行剪輯,剪輯出來的成品就是母帶。

    字幕是在用膠片轉錄的時候人工添加上去的,細心的人會發現這個時期的字幕電影都是手寫體。寫在透明的膠片上,然後再貼到電影底片上,所以放映出來字都是白色的。

    老六手裏隻有錄像帶,如果要添加字幕的話就要用到計算機,利用這個時代的計算機技術在圖像上添加文字,然後重新進行錄製。

    不但麻煩,耗時,而且昂貴。和這個相比反而人聲配音要便宜許多,也更容易實現。

    說到配音,從這個時代往前推,國內的配音行業是相當厲害的,甚至要遠遠超過影視業自身,聲音語氣情緒表達會讓你以為那就是演員本身在說話,厲害的連口型都能對得上。

    甚至還因此產生了一種說話的方式,配音腔。

    我們都知道國外的電影裏經常會有很多髒話粗口,把各種對器官和女性的問候掛在嘴上。

    這個肯定是不能原話翻譯的,於是不知道哪位大神靈機一動,就有了我們熟悉的各種問候語:你這個愚蠢的土拔鼠,你像一顆虔誠的土豆,你就是一頭愚蠢的驢子等等這樣的句式。

    在相當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就造成了很大誤會,認為外國人不會罵人說髒話,或者說連罵人都這麽幽默可愛,個個都是憨厚禮貌的好孩子。

    老六無可奈何的巴嗒巴嗒嘴,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算啦,就當看個熱鬧吧,實在是工程量太大了。

    費這個勁還不如去買些國內電影製片廠的拷貝回來收藏呢,大家都能看也都喜歡看。

    梳完了大狗把狗毛收拾幹淨,老六又去後麵把大個兒精心的刷了一遍,把大個兒給舒服的呲著大牙就想親老六一口。

    “廠長,演完了,這東西怎麽關哪?”小楊對老六家要熟悉一些,也來後麵看過大馬,熟門熟路的找了過來:“我一尋思你就在這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