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啞巴當首富

第241章 隆福寺和北海公園(3/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李俠抓住老六的手笑:“吃好吃的去。啥好吃的?”

    老六就知道李俠會選好吃的。自家媳婦可能是前幾年餓著了,現在妥妥一個吃貨,感覺特別可愛,趕緊抱過來親幾口。

    “去吃好吃的,別吃我,我又不好吃。”李俠嘻嘻哈哈的和老六鬧,一邊說一邊積極的回應。

    京城的小吃多,有名的館子也多,好吃的不難找,不過要是想找地道的地方小吃特色就不是想象中那麽容易了。

    主要就是還沒有什麽私人餐飲,都是國營單位,本來就少,還到點就下班。

    這會兒什麽簋街牛街的都還不存在,東直門外還是土路呢,二環以外就算出城,要吃地道小吃隻能去前門鑽胡同,或者隆福寺。

    老六想了想,說:‘要不咱們去北海公園吧,然後去隆福寺。先逛逛再吃,這會你能吃得下去嗎?’

    李俠摸了摸自己肚子:“能。我要吃好吃的去。”

    好吧,老六點點頭,把李俠抱起來放到床上,自己起來收拾衣服拿手袋。想了想還是把照像機背著了。

    “咱們怎麽去?你知道從哪坐車不?”李俠也起來拾掇自己。

    老六指了指電話:讓飯店準備車。

    從飯店過去隆福寺要近些,三公裏左右,去前門就有點遠了。正好那邊離北海公園也近。

    這會兒南鑼鼓巷還是一片危房,恭王府還是一個大雜院,駐著音樂學院,音樂學院附中,藝術研究所,文聯等等單位。

    王府花園是公安部宿舍,國管局幼兒園,京城冷風機廠,天主教愛國會和兩百多戶市民。

    這會兒的什刹海還是體校,是收門票的大眾遊泳中心,一大片大雜院……除了北海公園再沒啥地方可去了。

    北海公園之所以全國聞名,是因為一部電影一首歌,然後上了小學語文教材的封麵……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麵吹來了涼爽的風……

    一下子成為了全國少年兒童的聖地,沒有之一。

    李俠打電話到服務台,報了房間號,讓飯店給準備車去隆福寺,東四人民市場。

    東四人民市場是拆了隆福寺的南半部分修建的,山門就是市場大門,八六年原地建了隆福大廈。

    七六年地震那會兒隆福寺寺院僅存的北半部分也塌了,隻剩一堆磚頭瓦塊堆在地上,就是現在國粹藝苑那裏。

    占地三十二畝的皇家寺院如今隻剩下個地名。同樣遭遇的還有護國寺,也是這年代尋找京城原味小吃的好去處。

    哦,護國寺現在還殘留了一個金剛殿。

    飯店的速度很快,兩個人收拾妥當拿上包包剛要出門,司機就來敲門了。

    當然,這些服務都是要收費的,專車(出租)司機在這會兒就能月入幾千塊了,妥妥的高級崗位,相當牛逼,一般人根本幹不上。

    從這會兒一直到九十年代,出租車司機都是相當牛逼的職業,尤其是開放私人運營以後,月收入過萬,是最早發家致富的一批人。

    也因為太掙錢了,被權力和資本關注,然後就變成了苦逼行業。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