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啞巴當首富

第13章 自留地(3/3)

    不過那是幾年以後的事了,現在還沒換。

    啞巴把肥挑到地裏,順著壟溝走了一圈,按著田埂把自己的地確認了一下。

    這邊幾家的地都擠在一起,就靠個壟台隔著,年年開春都得吵一架,總有誰家多刨多占了的,也不知道就占那麽二三十公分的便宜能多種多少菜。

    南溝那邊,隊長他爹,年年都占姥爺家的地,欺負老兩口歲數大了家裏沒人,三四年時間,姥爺在地裏建的苞米倉子都給占到他家去了。

    這就是農村。

    在農村,家裏沒有人丁,沒有壯勞力,幹什麽都得被欺負,尤其是隊長家的親戚,相當霸道,明擺著就不講理。

    你還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受著。要不然啞巴那天也不會上鍬劈老四,那是帶著上輩子的怒氣的。

    啞巴就一個人,自留地沒多少,還要年年被老二占去點,一下午就把肥挑完了,累的腿肚子酸疼,渾身冒汗。不過到是通快。

    一下午也沒看到老二家的人,大人孩子都沒見。

    燒水,把一身汗洗掉換上新襯衣,把帶著鹽霜的襯衣襯褲襪子鞋墊都洗了晾上,棉襖棉褲也掛到外麵吹吹風。

    把這些搞完,啞巴連做飯的心思都沒有了。這年月在農村過日子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也別說農村人髒,這大冷天的一動一身汗,誰家能天天這麽燒水洗澡洗衣服?真弄不起。

    又是一夜過去,二十三號,過來的第三天。

    啞巴早起對付了一口飯,收拾了一下,揣著全部家當鎖好門去了大隊。

    大隊在法台村,隔著張家堡八裏多地,中間隔著三道河和姚家堡子。

    順著穿堡而過的小河一直往西有一公裏,村路在三道河護道房那連上了國道,再順著國道繼續走一公裏,拐過一個山崴子就是姚家堡。

    啞巴的媽就是姚家堡子的姑娘,兩邊嘎著親戚,都是沾親帶故的人家。

    姚家堡子比張家堡還小,人家都在國道兩側的山坡上,一半在坡上,一半在坎下,走在道上一個人影都看不到,就聽著雞鳴狗叫的,空氣中飄浮著煙火味。

    從姚家堡穿出來,順首國道左邊的土道下坎再順著河走兩公裏多,就到了大隊。

    村口上有個河岔子,有五六米寬,沒有橋,冬天凍上了還好點,化開了就隻能硬趟過去。水到是不深,關鍵是麻煩。

    這邊都是山上下來的泉水,那叫一個清澈,水質特別好,河裏的小魚、蝲蛄、蛤蟆都是孩子們的最愛,是解饞的東西。

    過了河,馬路邊上就開始有人家了。

    這邊的居住條件比其他村子堡子好的多,是原來成立公社生產隊的時候,國家給蓋的磚瓦房,分配的。

    高大的磚房一排一排的,大玻璃窗子錚光瓦亮,四鄰八鄉的隊員過來都要羨慕的多盯幾眼,想著自己什麽時候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這邊比較富裕,合作社,磚瓦廠,沙場,衛生所都有。原來還有煉鐵廠和罐頭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