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啞巴當首富

第7章 上工初體驗(2/3)

    啞巴指了指西山。你去吧,我奶就在山上埋著呢。

    楊春生抬腳比劃了一下,沒真踹。

    送肥這事兒不需要全村勞力都上,地不多,肥也沒多少的,就是年輕勞力,老弱一類的都沒份兒。

    幹活就有工分拿,沒活幹的就沒工分,這個還真算是好事,算是一種照顧。滿工的話,一天最少也有一兩毛錢呢。

    啞巴又比劃了一下,畫了個方框,在耳朵邊上比了比,衝楊春生挑了挑眉毛。嘎?

    “想聽自己買去,”楊春生搖了搖頭:“要不你給我整四節電池,我就回家給你求去,行不?反正你三哥給你拿。”

    啞巴衝楊春生啐了一口。真敢說,聽你個收音機要四節電池,你臉可真大。

    電池在這個年代可是正兒八經的精貴東西,手電筒,收音機是大部分人家的主要電器了,都得用電池。

    其實楊春生他們家用電池不用花錢,公社給他們發,就像老三那邊,廠子也發。幹部工人這年頭都有,要用手電筒嘛。

    再說收音機他屋裏有,老三給的。就是這會兒想聽聽解個悶兒。

    等了有四十多分鍾,車老板子來了,過來和楊春生打了個招呼就過去套車。

    車就扔在牲品棚子門口,把老馬牽出來綁上就行了。

    隊裏也有牛和驢,牛是用來耕地的,偶爾也拉車,驢就是用來拉磨的,大家都有分工,各幹各的。

    村民們誰家要用就提前找隊長或者會計借。

    隊裏現在是統一生產資料,統一勞動,統一分配,私人就一點自留地。

    上肥這事兒,其實還算不上累。

    車老趕子用馬車把凍肥拉到地頭上,隔多遠卸一車這樣,然後再用人力分成小堆,平均攤到所有的耕地上。除了自留地。

    鍬和土籃都是隊上的,不用自己帶。

    這玩藝兒累是不累,凍的也不髒,就是有點廢肩膀,得一擔一擔的挑,分一堆肥總要挑著擔子走個三四百米。

    還好是冬天,穿著棉襖呢,這要是夏天挑擔子那才叫酸爽。

    中午回家吃飯,可以歇一個小時,下午繼續,一直幹到日頭偏西。

    啞巴是一個人過日子,回去還要自己煮飯,所以提前半小時回家,楊春生還真給了他一個滿工。十分。

    今年還不知道一個分到底給算多少錢,不過起碼是兩毛錢到手了。

    等到了年底紮帳,事實上村民也基本見不到錢,能見到錢的沒幾家。都是抵了去年的糧,再算今年的糧,能不倒掛就是勝利。

    啞巴記著今年好像一個勞力兩百多斤糧,比去年漲了不少,算是豐收年。但事實上,還是有不少人家要倒掛,也就是貸款。

    不是種出來多少糧就大夥分,要交夠了任務,最後才是私人的。很多人忙活一年,自己啥也沒落著,還要貸款吃飯。

    農民是沒有彈性的,工作時間沒彈性,農時農忙沒彈性,地裏產出沒彈性,還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一場大雨一場冰雹就叫你顆粒無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