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的古代日常

第四百三十二章 知錯能改(2/2)

    

    比如下賦稅南多北少,需要怎麽改革才能改變這樣的現狀,或者是對於邊疆的蠻夷之族總是在秋進犯我國邊疆,我們作為泱泱大國,應該怎樣對待這等偏遠國等等。

    

    但是江淮沒想到今年的題目竟然如此具體,竟然問士子們,如果讓他們去一個比較偏遠貧窮且落後,還有著強烈的氏族觀念的縣城當縣令,應該怎麽樹立自己的威信,讓自己能做到令行禁止,讓當地的人服從自己這個外來官員的任命。

    

    江淮想不明白為什麽今年的考題會有這麽大的變化,要知道在坐的這些考生們學的都是書本上的知識,要是他們拜的師父學識淵博,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穿插一些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那學生們的知識麵可能更廣一些。

    

    但是大部分人可能根本就沒有出過遠門,最遠的地方就是來京城參加考試,俗話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就是他們了,對於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來,他們怎麽會知道各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更別還要去治理了,他們最適合的就是紙上談兵,要實際經驗,幾乎都等於沒櫻

    

    江淮敢打賭,在座的這些考生,你要是問他們雞蛋幾文錢一斤,大米幾文錢一鬥恐怕他們都不知道,就他們這種不識民間疾苦的書生,要怎麽來治理一個縣城?

    

    江淮將自己發散的思緒收斂回來,不再研究出題饒心理,他集中精神在腦海裏思索自己知道的,還符合這種情況的實際地方,要治理,就得先知道出題人的是哪裏,這樣才能提出具體的方法。

    

    江淮將自己知道的地方都一一拿出來對比,最後他驚訝的發現在他印象中,各種條件都符合的地方竟然是南疆苗寨,江淮表麵波瀾不驚,其實心裏已經非常震驚,皇上這是什麽意思?不,不應該這樣,應該出題人是什麽意思?難道朝廷要向南疆出手嗎?

    

    這麽多年,南疆雖是屬於元曆朝的疆土,但是實際上卻是南疆內部自成一派,根本不服從朝廷的管理,他們居住的地方多是沼澤,毒林,那地方毒蟲,山地很多,如果沒有本地人帶路,強行進去,那就隻有死路一條,朝廷這麽多年也早就息了收複南疆的打算了。

    

    畢竟南疆地勢偏遠,裏麵又沒有什麽值錢的東西,裏麵的人還很彪悍,實在是不值得花大代價去收複它。

    

    江淮雖然心裏驚駭,但是腦子仍然轉個不停,他不管朝廷什麽想法,他隻管答好這最後一次考試,取得進士及第的功名就好,其他的以後再。

    

    江淮知道了南疆的各種風俗習慣,又在腦子裏構思,組織好了語言,就開始在試卷上奮筆疾書起來,由於寫的太過入神,就連皇上領著好幾個人站在自己桌邊,江淮都沒察覺,直等到江淮最後一筆寫完,將筆放在筆洗上時,才發現自己身旁站了好幾個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