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門漏

第465章 金磚(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

    然而老常熟卻是一把將其攔住了,然後緩緩蹲了下來,低頭仔細看了看這正方形的地磚,隨後幽幽地看著他說道:“兄弟,這是金磚,你就是把撬棍撬斷哩也撬不出來呀!”

    “啥子?金磚?”那漢子甚至是有點懵逼。

    老常熟抿了抿嘴,繼續說道:“是哩,這是金磚,裏麵都是上了膠的哩,又硬又堅,這麽撬是不對的哩,砸吧,先把邊邊弄哩.....”

    在簡單指點了一下幾人之後老常熟才叼著煙走出了殿中,姑父也趕緊跟了上去,一個勁兒的追問什麽是金磚。

    老常熟笑了笑,還特意朝後看了看,在確定沒人之後,方才和姑父說起了這金磚。

    首先宮殿裏麵需要鋪磚這個事兒想必大家都清楚,不論是從影視劇裏看到還是怎麽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像皇帝和寺廟宮殿之中鋪磚均為方形磚,根據建築體量和用途的不同,方磚規格尺寸也不相同,有尺二、尺四、尺七、二尺、二尺二等不同規格的磚,其中1尺--003d0.32米,1寸--003d0.032米。

    尺二方磚多用於宮內體量較小房屋地麵,尺四方磚多用於普通規格殿堂,二者均屬於普通方磚。

    而這金磚則是鋪設宮殿地麵的最好選擇,那麽這金磚是從何而來的?

    是不是就是金子做的磚?

    老常熟說金磚的產地主要為江蘇省蘇州市陸慕鎮禦窯村。

    “陸慕”原被稱為“陸墓”,1993年改為現名。

    這個地方的土質源於陽澄湖底的泥,土質細膩、含膠狀體豐富、可塑性強,加工製作的金磚顆粒細膩,質地致密堅硬,表麵光滑如鏡。

    明永樂四年(1406),明成祖下詔以南京皇宮(南京故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經蘇州香山幫工匠蒯祥推薦,陸墓磚窯被工部選中。

    明張問之在《造磚圖說》一卷亦載有“自明永樂中,始造磚於蘇州,責其役於長洲窯戶六十三家。磚長二尺二寸,徑一尺七寸。其土必取城東北陸墓所產”。

    製造金磚的餘窯村中土質優良,燒製有方,所產的金磚顆粒細密,“敲之有聲,斷之無孔”,因而被永樂皇帝賜封為“禦窯村”。

    此外,由於承辦金磚屬於“欽工物料”,因此燒製金磚的工藝非常嚴格獨特,製作考究,工序繁複,耗時長久,從取土練泥、踏熟混團、製胚、涼幹、裝窯點火,文火熏烤、熄火窨水、到出窯磨光,往往需要一年半時間才能燒製成功,而其中隻是燒窯就需要百天有餘。

    那為什麽會被叫做金磚呢?

    其實,“金磚”名稱的來源包括三個方麵:

    一是金磚由蘇州所造,運送至京城,所以稱之為“京磚”,後來演變成了“金磚”;

    二是金磚燒成後,質地極為堅硬,敲擊時會發出金屬的聲音,宛如金子一般,故名“金磚”;

    三是與普通方磚相比,這種磚燒造工藝複雜,造價極為昂貴,因而民間喚其為“金磚”。

    甚至是北京城的老百姓經常口口相傳,這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磚墁成的,這樣的傳言。

    姑父一聽整個人都傻眼了,嗬,好家夥兒這一塊方磚都有這麽一說法,還真是厲害了,我的老常熟!

    不過當老常熟講完之後,他自己甚至是都有點懵圈,扭頭朝著大殿裏看去,不禁撓頭喃喃琢磨道:“這小破寺廟還能用上這金磚哩?”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閱讀記錄(免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