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門漏

第020章 香爐(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聽著祥子叔將這南派和北派的淵源故事娓娓道來,姑父聽得那是津津有味,還不忘問上一句:“叔兒,那萬一咱這和他們碰場子哩,會咋樣啊?”

    “嗬嗬”祥子叔笑了笑,道,“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後麵,祥子叔卻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但是行走江湖,難免有些磕碰糾纏,出來跑江湖,大家都是和氣生財,不到萬一地步,絕不動手!”

    “哦,原來是這樣啊!”姑父點了點頭,低聲想著,嘴上說著,“不過看來,咱也沒啥和他們可碰麵的!”

    “嘿嘿,你這句話算是錯了,和他們碰場子,那是常事,以後你慢慢就知道了!”祥子叔盤腿坐在床上,臉色鎮定地說道。

    看著還是咀嚼剛才話的姑父,祥子叔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出去買幾個饃兒,順便割點豬頭肉,晚上咱兒爺倆兒好好喝一杯!”

    聽到祥子叔這話,姑父激動地點了點頭,他知道,這祥子叔一喝酒,那就是話癆子,自己肯定能多學多聽點東西。

    洗了把臉之後,姑父拍了拍身上的土,然後騎著自行車出去了。

    姑父說,那時候南京的市區有好幾個菜市場,但是具體叫啥名字,他給忘記了,就記得當時那菜場兩邊都是樹。

    大樹上到處私拉著電線,紅燈籠小彩旗掛著,叫賣的小販那是直接用繩子把塑料袋綁在了大樹上,就地取材,方便順手。

    那時候,南京算是相對發達的城市了,夜生活完全和鄉下不一樣,7、8點鍾的時候,菜市場依舊紅紅火火,人來人往。

    好一點的商鋪都是用腳手架或者竹竿搭建的,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那簡直不叫商鋪,和牲口棚子沒啥區別。

    一進菜市場,幾個簡易棚子下,密密麻麻堆滿了各種調味料。

    不同於西方的調味製作,老祖宗總能化腐朽為神奇,一些樹皮植物,曬幹磨碎加工之後,就可以調和出美味的味道來。

    即使到了現在,這種製作調味料的方法依然薪火相傳。

    這個菜市場,那是兩頭通,姑父先是進的蔬菜區,道路一側接二連三擠滿了各種蔬菜小車,有賣蘿卜的有賣紅蘿卜的,也有賣花菜的。

    看到有人上前購物,賣家大姐很熱情,手中一杆秤熟練得很。這種計量工具,雖然老舊,卻沒有多少做手腳的空間。

    到了南京,第一次逛菜市場,姑父才知道,原來南方人喜歡買一根蘿卜,兩三個雞蛋,甚至是幹辣椒都要另根算。

    估計這樣買菜的方式,在北方十有八九會被打死,尤其是在東北。

    老板絕對會鄙視你,您這兒不是成心來搗亂嗎?

    穿過熱情的蔬菜區之後,姑父進入了肉類區,三十多年前賣肉還是一幅傳統特色的畫麵。

    一個棚子下,豬肉一連擺出去十幾米,十幾個鐵鉤子鉤起一條條豬肉,這畫麵可是很壯觀的。

    姑父一個個的詢問起價兒來,那時候的豬肉也就一塊多一斤,大多數都是生肉,熟食還是比較少的,一直走到了最末頭的一角,姑父才看到了一家熟食鋪子。

    這家鋪子沒有啥特別的地方,倒是棚子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王記熟肉鋪,姑父一看,這字兒還寫得蠻清秀的,估計是個姑娘寫的。

    再一看這店鋪的老板,個子不高,長相普通,穿著一身綠軍裝,胸前披著一個掛著補丁的圍裙。

    姑父說,那會兒綠軍裝式的衣服還是相當的流行,上到八十歲老人,下到幾歲的孩子,都是那一身衣服,看起來一點都不過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