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門漏

第015章 南京(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早早就出了門的姑父卻是和祥子叔碰頭,兩人為了趕時間,騎著二八自行車往等車的地點飛奔而去。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村裏通往縣城的等車地點,兩人起了個大早,為的就是趕第一班車。

    以前的大巴車都會托運一些行李,在車頂上麵焊一些架子,畢竟是通鄉下的車,都知道鄉下人那是大包小包的不斷。

    所以,很多長途大巴車都是會做些行李架來放置客人的東西,很快,兩人便等到了第一輛大巴車的到來。

    司機師傅幫著祥子叔將自行車放在了車頂,然後用早已經準備好的繩子捆住了自行車,怕它跑偏。

    很快,一路上司機師傅停停走走的收滿了坐車的人,沒有座位可以坐了,司機師傅就讓人從座椅下麵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小板凳或者機油桶,讓人坐著。

    一車滿滿的人就這樣晃晃悠悠地來到了縣城的車站,姑父和祥子叔下了車,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去市裏的長途車站。

    依舊是同樣的操作,兩人很快坐上了通往洛陽市裏的大巴車,不過下午兩點鍾的時間,兩人便到了洛陽市裏。

    祥子叔看了看時間,說道:“咱先去吃個飯,然後就去火車站排隊!”

    “嗯!”姑父點了點頭,隨後兩人隨便找了一個小攤位,胡辣湯加饃饃(饅頭),把姑父吃的那是一個心飽肚圓的,就好像是幾輩子沒吃過東西一樣。

    當時我就疑惑,問姑父,那時候自行車能讓上火車嗎?

    姑父笑了笑,說,別說是自行車了,那時候的火車,不像現在,有人趕著老母豬還上火車哩,還說啥自行車了。

    後來,姑父才說,當時的火車在最後的車廂後麵都會掛一鬥專門用來托運行李的,有什麽大件的東西,都會被放在最後的車廂之中。

    當然,自行車也不例外,列車員會做好標記,在物品上貼上標簽,給托運的人一個取件的標簽,兩個標簽對上,才能取走東西。

    上火車的鏡頭我就不做太多的描述了,想必大家都應該有體會。

    這是一幕大多數人都經曆過的場景,在滾滾攢動的人頭麵前,狹小的車門幾乎要將人的身軀扭成一團麻花。每逢大假,洪流般洶湧而至的人潮讓脆弱的鐵路線幾欲崩裂,回家——返城,“鐵老大”成了橫亙在城鄉之間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橋梁。

    火車緩緩開動,祥子叔才說道:“培歌,以後沒事多看點書!”

    “嗯,我知道了,叔!”姑父點了點頭,此時車廂裏麵擠來擠去的都是人,那時候火車也沒有空調,天氣熱,悶。

    不少的老爺們直接光著膀子來回瞎躥,還有幾個在車廂的門口抽煙聊天。

    火車是當時主要交通工具,列車帶著人們奔向四麵八方。相對於擁擠的硬坐車廂裏麵的人來說,能坐在靠窗的位置應該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了。

    那時候的人們還很純樸,幾瓶啤酒,幾樣小菜讓坐在一起的陌生人變成了老朋友。透過這個大廣角,我們看到了旅途的縮影和夏天痛飲冰啤酒的愜意。

    姑父說,很巧,那天他就坐在了靠著窗戶的位置,打開窗戶,姑父一邊和祥子叔說著話一邊時不時看著窗外,一股股迎麵而來的小風兒讓姑父倍感舒服。

    姑父說,晚上才是最難熬的,人多,車廂裏熱,打開窗戶就進蚊子,所以隻能是開一個小縫,有條件的在小桌板上點一盤蚊香,絕對能安穩地睡一個好覺。

    這趟火車上,有去探親的,有去打工的,有去讀書的,大家坐在一起,沒有現在的相互嫌棄,多數都是侃侃而談,聊生活,聊新中國。

    還是頭一次和這麽多外人接觸的姑父也沒敢怎麽說話,就是祥子叔時不時和旁邊的人聊聊天,說說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