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零售業真經

做一個強硬的競爭者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們從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身上可以看到沃爾瑪的競爭之道。 山姆酷愛競爭,從兒時參加打球起,他就認為競爭是很偉大的。而做企業更是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零售業在二戰後幾十年,競爭尤其激烈,環境和條件不斷變化,那正是山姆熱愛零售業的主要原因。 有競爭才有進步,才有發展,競爭是沃爾瑪發展、也是二戰後美國零售業發展最重要的原因。而沃爾瑪屬於強硬的競爭者,從不懼怕競爭,這一點顯然繼承於其創建者山姆·沃爾頓。 20世紀60年代,若幹大公司都進入了折扣百貨業,但占主導地位的還是各區域性折扣百貨連鎖。早期雜貨業形成了一種傳統,即公司間形成一種默契,各自在自己控製的州內建店,一般不越雷池,不攻擊他人,以免挑起競爭,沃爾瑪也一直遵循此傳統行事。事實上,直到70年代中期,沃爾瑪一直都以阿肯色州西北部為中心,跨越周邊向俄克拉何馬、堪薩斯、密蘇裏一帶擴張,如果沃爾瑪一直保持這種姿態,不主動挑起競爭,很可能最終沃爾瑪也隻是一家區域性連鎖公司。但沃爾瑪選擇了另一條路,不畏競爭,甚至主動出擊。 1976年,沃爾瑪的強勁競爭對手凱瑪特突然向沃爾瑪展開進攻,在沃爾瑪經營最好的4個市鎮開分店,同時也向其他區域性折扣百貨連鎖展開攻勢。一時間,各公司都在討論如何避免與凱瑪特直接競爭,而山姆卻站出來聲明沃爾瑪將以攻對攻,決不退縮。當時凱瑪特已有上千家分店,沃爾瑪隻有150家。第二年,在小石城,凱瑪特發起價格戰,沃爾瑪指示自己在當地的分店經理:“任何商品都絕不能讓凱瑪特的價格比我們的低。”在這場戰爭的後期,沃爾瑪甚至把佳潔士的牙膏降到每管6美分,凱瑪特無法再降了,這場戰爭的獲勝方是沃爾瑪。 沃爾瑪並不隻針對臨時狀況製定競爭策略,山姆也曾為公司製定過十年規劃: ◆公司應穩定地擴張,首先在本頓威爾小鎮周圍500千米半徑的小鎮和小城建立標準規模的分店; ◆在所有分店確保折扣定價和與其他公司相比的最低毛利率; ◆公司須盡全力削減庫存與營運成本; ◆最重要的是在員工中繼續保持忠誠、士氣和熱情。 這是他的四項主要戰略。這些戰略的實施保證了沃爾瑪在70年代的順利發展,也使沃爾瑪保持了強勁的競爭優勢。 沃爾瑪之所以能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存活至今,是因為他們了解競爭,了解競爭之道,知道絕不能回避競爭,商場上也絕無客氣可言。在競爭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不斷地改進自己與對手競爭的技巧。沃爾瑪在競爭中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