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召喚猛將

四十三 長江水賊(2/3)

    廖化率本部一千人在前開路,甘寧率領一千精騎隨後,穆桂英的部曲則簇擁著劉辯、劉伯溫以及魯夫人等行走在隊伍的中間,魯家莊的百姓則緊緊的跟在中軍的後麵。再向後便是李嚴押運錢糧的隊伍,花榮的兩千弓箭兵次之,魏延的刀盾兵負責斷後。連軍帶民,一萬五千人,井然有序的行走在南下的驛道上。

    因為隊伍中夾雜著百姓,所以行軍速度極為緩慢,走了一才前進了四十多裏,看樣子要到虎林港最快也要等到後了。

    紮營休息了一夜,次日大軍繼續南下。

    晌午時分,廬江太守陸康帶了幕僚前來送行,在驛道邊已經恭候多時,並且敬獻一萬石糧食。

    寒暄過後,陸康從懷裏掏出一封書信交給劉辯:“大王到了江東之後,還望切記微臣之言,無論做任何事,一定要謹記‘名正言順’四個字,如此必可事半功倍;若名不正言不順,必將處處碰壁。這是微臣的一封家書,若有需要,殿下可派人持書信到吳縣陸家尋找家兄陸紆,必然會竭力幫助殿下在江東立足。”

    陸康主動獻上投名狀,劉辯心中大喜,之前的不快也一掃而光,還禮道:“陸太守盡管寬心,你的肺腑之言,孤必然銘記在心。日後在江東少不了勞煩你們陸家的的時候,到時一定會去陸府叨擾。”

    辭別了陸康,大軍繼續南下,在距離虎林港口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明用過早飯之後再行渡江。

    次日清晨,氣突然起了大霧,能見度隻有二十丈,折合到後代大約四十多米的樣子,霧氣濕重,地間白茫茫一片。

    “霧氣濕重,軍伍中多有老弱婦孺,為了避免無辜者溺水,不如暫且在此休整一日,待霧氣散盡之後,再行渡江,如何?”

    大清早軍議的時候,行事謹慎的李嚴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不等其他人開口,甘寧搶先反駁道:“某在長江邊上活動的久了,對江畔的氣了若指掌,長江水流充沛,氣候濕潤,一年四季至少有三百大霧彌漫,要等到濃霧散去,還不知道等到猴年馬月呢。雖然有霧,但卻無風,盡管渡江便是;若是等到狂風肆虐,波浪滔之時,更是無法過江。”

    盡管甘寧的有道理,劉辯還是有些擔憂:“大霧彌漫,萬一有百姓不慎墜江,害得至親永別,我這個弘農王麵子上也不好看。如何才能想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甘寧拍著胸脯道:“大王盡管放心,我的家鄉就在巴郡江畔,自幼在江中長大,論水性我敢誇口全軍翹楚。而且跟著我來投大王的老弟兄同樣深諳水性,若是大王擔憂,明日便由某帶著弟兄,負責把全體軍民安全的運過長江。”

    “難得甘興霸如此有擔當,那就不用等了,畢竟有不測風雲,誰知道大霧何時散去!”

    聽了甘寧之言,劉辯放下心來,決定即刻渡江。

    隨著悠揚的號角吹響,全體軍民再次拔營向南,在大霧中跋涉了一個時辰之後,終於抵達了長江岸邊的虎林港。由於霧鎖大江,那些初次來到長江邊上的人無緣一睹長江的雄姿,心中未免感到遺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