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學生講世界地理(全2冊)

第一章《給小學生講世界地理(上)》(1)(1/5)

    《天體運行論》reference_book_ids":[7176958861868321848]}]},"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

    地球的年齡。

    我們知道地球形成於很久很久以前,但是究竟有多久,地球究竟多大年齡了呢?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在思索和探究這個問題。

    最早嚐試用科學方法探究地球年齡的是英國物理學家哈雷,他提出通過研究海洋裏海水的鹽度來推算地球的年齡。1854年,德國科學家赫爾姆霍茨根據他對太陽能量的估算,認為地球的年齡不超過2500萬年。186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湯姆森根據地球從早期熾熱狀態冷卻到如今的狀態,推斷地球存在的時間在2000萬至4000萬年之間。

    20世紀,科學家們終於發現了測定地球年齡的最佳方法——同位素地質測定法。在地殼岩石中,微量的放射性元素普遍存在,在自然條件下,放射性元素會自行衰變,變成其他元素。因此,隻要測出岩石中某種現存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和衰變後分裂出來的元素的含量,再根據相應元素的衰變關係式,就可以計算出岩石年齡。根據這種辦法,科學家們測出最古老的岩石大約有38億歲。不過,38億歲的岩石是地球冷卻形成堅硬的地殼後保存下來的,並不能代表地球的年齡。

    那麽,地球的年齡到底是多大呢?20世紀6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通過測量和分析隕石年齡以及取自月球表麵的岩石標本,發現大多數隕石和月球的年齡都在44—46億年之間。根據這一發現,科學家們推測出地球的真實年齡是46億歲左右。

    知識 鏈接

    地球還可以活多久?

    排除人為的不確定因素,單從太陽演化對地球的影響方麵來說,地球還可以再活幾十億年。

    目前我們所處的是太陽為主序星的階段(意思是,太陽係中所有星體都是以太陽為中心的)。據推測,太陽作為主序星的時間大約能持續100億年,現在已經過了46億年左右。在今後的50億—60億年裏,太陽核心中最主要的氦原子將繼續消耗,導致其核心收縮、溫度升高,屆時太陽外層將會膨脹。當其核心溫度升高到100000000K(開爾文溫度)時,太陽將發生氦聚變,產生碳。而當太陽內的氦元素全部轉化為碳後,太陽將不再發光,成為一顆死星。等到那時,地球可能就會不複存在。

    在太陽還是主序星時,它會逐步變得更亮,表麵溫度緩慢上升。據推測,太陽溫度的上升將在9億年後導致地球表麵溫度升高,造成目前我們所知的生命無法生存。其後再過10億年,地球表麵的水將完全消失,那時,地球就不再適合人類生存了。

    地球的形狀與大小。

    你肯定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個橢圓形的球體。但在很久以前,人類並不知道地球是橢圓形的。那時候,人類的活動範圍很有限,無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們對地球的形狀有著不同的認識,例如中國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而古巴比倫人則認為地球是座馱在海龜背上的山。

    地球是一個球體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臘人提出來的,不過他們的依據是球體是幾何圖形中最完美的形狀,而並沒有任何客觀證據。公元前350年左右,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通過觀察月食,根據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形,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證實地球為球體,但這個球體是圓的還是扁的,當時的人們還是無法判斷。

    17世紀末,牛頓經過研究後認為地球應該是一個赤道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橢球體。18世紀30年代,法國派出兩支考察隊,分別在赤道和北極附近進行測量,證明了牛頓的推測。

    最早測量出地球大小的是古希臘天文學家埃拉托斯特尼,他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約為39600千米,這與地球的實際周長隻差475千米。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人們可以利用人造衛星給地球拍照片,可以乘宇宙飛船或航天飛機進入太空。通過這些途徑,人們精確地測量出了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是一個赤道處略為隆起,兩極略為扁平的球體,赤道半徑為6738.14千米,周長為40075千米,極半徑為6356.76千米。

    知識鏈接:

    麥哲倫。

    麥哲倫是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險家,全名叫做費迪南德·麥哲倫。1480年,他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16歲進入國家航海事務廳。1519年9月6日,麥哲倫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領一支由5艘帆船265人組成的探險隊,從西班牙桑盧卡爾港起航,開始了他名垂青史的環球航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