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654章 楚國大軍高歌猛進(1/2)

    周建國知道,齊國慶克之前麵臨的形勢異常複雜。

    因為天下商賈已經集體倒戈天子,盟友們離心離德,幾十萬大軍三路對峙。

    任何一路的對峙失敗,都會讓齊國的防線徹底崩潰。

    再加上箕子朝鮮的補給基地遭遇危險,天子又再次拿出勸降的條件。

    周建國非常清楚,在這樣的壓力情況下,慶克隻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就是選擇接受天子的勸降條件,非常體麵的退出齊國。

    第二條就是將他們齊國麵臨的壓力轉移給盟友,逼迫盟友們齊心協力。

    而作為反周同盟裏麵勢力第二大的楚國,將會遭遇齊國最大的壓力。

    當楚國麵臨這樣的壓力以後,此時的楚國是沒有選擇的,他必須使出全力了。

    而楚國當下使出全力最好的辦法就是揮師北上,壓迫天子的王都,緩解齊國的壓力。

    畢竟現在天子的所有主力大軍都在東線,而楚國在周國的南邊,隻有申國的幾萬人防守。

    再加上天子剛剛招募的十萬新兵而已。

    對於周建國而言,如果齊國選擇第一條路,直接與天子達成協議,退出齊地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但是周建國知道,人在沒有徹底輸之前,是不會那麽容易投降的。

    所以周建國知道齊國肯定會選第二條路,將壓力轉移給楚國。

    而楚國也會按照周建國預期的那樣,趁著周國國內兵力相對薄弱,調集他們的精銳大軍直撲王都。

    此時周建國也已經做好了楚國北上的應對之策。

    畢竟楚國的決策依然在周建國的意料之內。

    周建國之所以要引誘楚國北上,還是因為周建國並不打算用自己的王師與齊國的主力大軍死磕。

    根據情報齊國的武器裝備將士訓練都與王師基本是一個水平,周建國與齊國死磕就算打贏了也是慘勝。

    為了降低王師的傷亡,自然是要將訓練,武器,裝備,情報能力都不如齊國的楚國引誘出來。

    隻要將楚國主力擊潰,反周同盟也就瞬間瓦解了,一旦反周同盟瓦解,齊國慶氏也就徹底沒有戰心了。

    這個時候周建國依然同意與齊國進行談判交易,慶氏必然會答應。

    這就是周建國打楚國滅齊國的策略。這樣滅亡齊國讓王師付出的代價最少。

    丹原此時受命統帥曾郡的十萬新兵,準備應對楚國主力大軍的北上。

    楚國給慶克發完電報以後,就立刻製定了具體的北上作戰計劃。

    而慶克得知楚國的確已經調動大軍準備北上了以後,讓齊國在宋國的援軍,陳國前線的反周同盟軍都主動發起了進攻。

    趙彰率領的五萬精銳,姬悟生率領的二十萬王師因為提前就獲知了對方會主動進攻,所以都做了相當周密的準備。

    所以麵對齊國大軍的炮火推進,應對的非常到位,所以傷亡非常小。

    此時的戰爭形態已經徹底走向了一戰時期的戰爭形態。

    齊國與周國雙方都是塹壕戰的戰鬥模式。

    當齊國前線主動對天子王師發起了進攻了以後,雙方進入了每日塹壕戰的炮火對轟,火力對射。

    楚國獲知齊國按照計劃已經全線對天子的大軍發起了主動進攻以後,而且他們還獲知天子將一部分新兵派往了戰場前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