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603章 姬泄的認知(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姬泄麵對自己父親的詢問沒有回話。

    因為政治上不存在‘如果’,畢竟姬泄還沒有走到那一步。

    周建國認為姬泄肯定成功不了的原因非常簡單,不單單是因為周建國看到西方未來無數失敗的案例。

    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變革措施是在與人性對抗。

    與人性對抗的東西就叫做逆天而為,就算獲得一時的成功,在時間長河裏,一時的成功毫無意義。

    讓既得利益者與新征服土地上的民眾分享他們的利益,這怎麽可能做到?

    人性隻會讓他們奴役新征服土地上的民眾,從而榨取更多的利益,這才是符合人性的。

    所以天下大同這個價值觀才顯得多麽具有前瞻性。

    看著沉默的姬泄,周建國再次無奈的搖了搖頭。

    此時周建國腦海裏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康熙大帝。

    康熙年輕的時候,擒鼇拜,平三藩,收台灣,剿滅準格爾,將清朝疆域擴大不少,那真是意氣風發,不可一世。

    所以康熙也被譽為,名為守成實為開拓之君。

    畢竟康熙從他父親手上接下的是一個爛攤子。

    得意忘形的康熙後來公然嘲笑漢武帝,唐太宗。

    康熙大帝覺得漢武帝,唐太宗雖然也是一代明君,文治武功。但是卻竟然在接班人的事情上搞的一塌糊塗。

    這二位都經曆了廢太子,兒子們奪權,將朝局搞的烏煙瘴氣。

    康熙認為自己如此文韜武略,將來絕對不會犯這樣的小錯誤。

    可是等康熙大帝到了晚年力不從心的時候,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兒子們上演九子奪嫡的戲碼。

    他之前嘲笑漢武帝與唐太宗的心態那是瞬間沒有了。

    因為他的兒子鬧的比漢武帝與唐太宗的兒子們還凶,而他已經行將就木無力阻止。

    最後他兒子們的鬧劇那是成了曆史上的經典了。

    所以康熙大帝在周建國的心中,完全就是打臉第一人。

    此時的周建國突然想起康熙大帝這個趣事,就是因為看著姬泄那自信的神情。

    周建國知道,自己給太子的最後機會,也算是徹底沒有了。

    周建國是絕對不會再讓資本左右天下,周建國也不想後世再陷入各種對立。

    周建國要的就是疆域上一統天下,觀念上天下大同。

    姬泄知道自己可能要被自己父親廢掉王權了,所以也不掙紮了,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再去偽裝什麽。

    畢竟這兩年多以來,他已經將自己的政策主張展現的淋漓盡致了。

    片刻後,姬泄深吸了一口氣,突然對著自己父王詢問道,

    “父王這兩年多以來身體還好嗎?”

    此時的姬泄知道,自己已經失去王權了,但是他在內心還是尊重自己父王的。

    當初自己年幼時期被送到鄭國去做人質的時候,自己父王也隻是一個毫無作為的傀儡。

    可是當他被綁架到烏托邦,經曆了這麽多年再次返回王都的時候。

    自己的父親已經吞並了曾國,丹國,更是連晉國與北部草原都給全部拿下了。

    更是在自己回來的一年後要不是秦國攪局,他們就差點滅了齊國。

    但是雖然沒有滅了齊國,還是拿下了秦國。

    雖然姬泄認為自己的政治主張更好,但是他還是不得不佩服自己父親這些年來所取得的功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