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589章 更多的噩耗(1/2)

    麵對天子突然冒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趙彰有點發懵。

    “王上,這句話是什麽意思?”趙彰好奇的追問道。

    周建國沒有立刻回道趙彰的話,而是對著趙彰追問道,

    “你覺得東野西伯先生真的會是病故的嗎?”

    趙彰思索著說道,

    “周乙的情報應該不會有錯。既然他說是病故,那麽東野先生應該就是病故。”

    其實得知東野西伯先生病故的時候,周建國十分心痛。

    因為東野西伯先生,可以說是為了周國朝政嘔心瀝血。

    如今因為自己追擊範黎導致王都權力失衡,最後竟然弄成了這樣。

    周建國感覺自己非常對不起東野西伯先生。

    此時周建國覺得,東野西伯先生可能是太子暗殺的。

    畢竟東野西伯在周國的影響力與權威性太大。

    麵對趙彰的話,周建國看著趙彰詢問道,

    “你在未來可讀過清史?”

    “讀過一些。”趙彰趕忙回道。

    周建國歎了口氣隨後說道,

    “那你應該知道清朝第一漢臣張廷玉的下場?”

    趙彰沉默了。

    因為張廷玉兢兢業業服務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

    雍正臨終前還下了詔書,讓張廷玉死後進入太廟,接受後世清朝帝王的跪拜。這是何等殊榮?

    但是乾隆朝的時候,張廷玉已經老的不行了,他選擇告老還鄉。

    乾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開始雞蛋裏挑骨頭,找理由整治張廷玉。

    又是不停的下詔書訓斥,又是將張廷玉抄家,還在張廷玉在世的時候,剝奪掉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殊榮。

    最後張廷玉被活活嚇死了。

    其實最後乾隆也沒找到張廷玉什麽罪責,抄家的時候更是發現張廷玉做了這麽多年軍機大臣家裏竟然十分清貧。

    但是乾隆為什麽要千方百計的整治已經告老還鄉的張廷玉?

    原因非常簡單,張廷玉身居高位太久,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乾隆自然是睡不著的。

    為了皇權的鞏固,乾隆必須拿張廷玉祭旗。

    一旦張廷玉被乾隆整死,那麽張廷玉的那些門生故吏一個個都會噤若寒蟬,人人自保與張廷玉撇清關係。

    所以周建國這麽問趙彰,就是暗示東野西伯其實麵臨與張廷玉一樣的境地。

    並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麽。

    趙彰沉默了許久以後,歎了口氣說道,

    “東野西伯先生應該不會怪王上的。”

    周建國也沉默了好久,雖然周建國知道權力鬥爭有的時候與個人感情沒有關係。

    但是東野西伯作為周建國在這個時代的引路人,周建國還是非常感激與尊敬的。

    因為周建國沒有私心,隻想一統天下,民族大融合,所以並不在意日後東野西伯的權力大小。

    這是周建國疏忽的地方,他在退位給太子的時候,應該保護好東野西伯的。

    周建國隨即自責的說道,

    “是我沒有想的周全。”

    趙彰再次對著天子追問道,

    “王上你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到底指的是什麽?”

    趙彰自然是知道這句成語的字麵意思,但是他不理解天子說這句話的背後隱含的意思。

    周建國搖了搖頭說道,

    “寡人將來會告訴你的。今日我二人就先商量一下作戰計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