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481章 要分化的宋國(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江瞻帶著追隨的草原部族聯軍,大破草原東部的東胡部族聯盟時。

    丹原與江林,還有鋒辰納蘭的聯軍在西部草原進展也非常順利。

    因為這次的任務是清剿為輔,收服為主。

    所以軍事上的順利隻是他們的第一步,接下來的任務則是進行收服工作。

    計劃是等到東西部草原徹底收服以後,集中兵力北上肅清北部草原。

    軍事上的成功,讓收服工作也相當順利。

    在王都的周建國也是頻繁收到捷報,隨後為了收服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周建國直接派吉潞爭代表自己前往草原,轉達自己的一些建議與主張。

    之所以派吉潞爭前去,那是因為吉潞爭本就是草原上的人,再加上對天子的政策理解的也比較透徹。

    如此一來在草原上也就能夠更為順利的展開各項收服工作。

    這一日周建國還在看草原上傳來的具體戰報時,宋國使臣突然請見。

    宋國使臣請見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宋國與鄭國在邊界上的摩擦,屢屢吃虧。

    所以宋國使臣希望天子出麵,調停鄭國與宋國的邊界之爭。

    其實鄭國名義上早已入周,而且天子對鄭國的軍隊擁有指揮權。

    大家都清楚,鄭國與宋國的邊界摩擦,那是天子默許的。

    明麵上是找天子調停,其實說白了就是希望天子約束鄭國。

    其實周建國讓鄭國騷擾宋國,拉攏宋國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則是為了敲打宋國。

    因為宋國受齊國學術的影響,開始在國內推廣他們是殷商人,不是周人的學術提議。

    甚至在人種上開始與周人分類。

    雖然還沒有在學術上形成很大的影響,但是未來的破壞力可是不小。

    說白了就是宋國為了凝聚宋國民心,開始搞民族分化。

    其實這也是慶克多年來一直在布局的一件事,那就是讓各諸侯國不再認同華夏一脈,各種成立各自的民族。

    但是天子一直在推廣天下大同,再加上天子相當有實力,所以沒有多少諸侯國敢公開搞那一套。

    慶克的目的很簡單,歐洲之所以巴掌大點的地方,能夠分裂出幾十個國家,就是因為他們把人種與民族分的非常細。

    其實人種與民族一旦被區別,那是比地理意義上的區分威力更大。

    而我們華夏民族能夠幾千年來走向統一,就是因為大家都有民族認同。

    比如三國時期,魏蜀吳相互打的頭破血流,但是翻開史書一看,會發現三個國家內部都有人相互跳槽。

    那種跳槽他們並沒有多少心理障礙,因為大家都認同自己是華夏民族,跳槽隻是換了家公司又不是換了國籍。

    所以我們民族在古代對於亡國與亡天下是有清晰的界限的。

    亡國隻是一個封建朝代的更替,亡天下則是被外族奴役。

    這也就是嶽飛,辛棄疾他們是民族英雄的重要原因。

    而關二爺雖然是忠義的代表,但沒有拔高到民族英雄的高度,就是因為關二爺他們是內鬥。

    慶克要做的不單單在地理意義上讓華夏大地處於分裂狀態,而且還打算從文化與種族上進行區分。

    後世很多國家的分裂並不是地理上先分裂的,而是種族上先分裂,然後各自割一塊地。

    最典型的就是非洲的胡圖族與圖西族本就是一個民族,被殖民者強行分成兩個民族,從而用一方打壓控製另外一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