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092章 人才培養的設計(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周建國與唐傑大夫談了一個通宵。

    大概了解了現在天下的各個大致學派情況。

    對於周建國而言,周建國現在既要與慶克爭思想潮流的話語權,還有爭科技方麵的話語權。

    周建國準備成立一個王室科技學宮,直接設立在王都。

    隻招收純類似於後世的理工科的老師人才與學子。

    周建國要建立一套完善了科技體係的學宮,讓科技不再被人嘲笑成奇技淫巧。

    華夏古代不是沒有科學,而是統治者不重視科學,這的確也是大一統王朝造成的弊端。

    周建國要徹底進行改正。

    給擁有理論科學的賢才們提供名利,這樣一來天下學子們必然會趨之若鶩的開始學習。

    當科學人才積累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可以孕育出一定的科技。

    一定的科技,也就可以推動著一定生產力的發展。

    那樣一來,有了大量的科技人才以後,自己腦海裏未來的一些簡單科技就可以在這裏複原。

    而不是一個簡單的火銃都遲遲搞不定。

    雖然火銃可不是什麽高科技產物,但是也涉及了不少簡單的科技技術。

    周建國要的是將技術係統化,而不是師父帶徒弟那種匠人經驗。

    這種匠人經驗非常容易斷代。

    華夏古代斷代掉的超前技術太多。

    周建國也在這一夜與唐傑大夫探討了自己要建立科技學宮,而且要設在王都。

    這讓唐傑大夫萬萬沒有想到,天子對人才的重視,不單單要治國之才。

    天子還非常看重這種類型的人才,因為在唐傑大夫看來,這些學派研究的東西好像跟治國之道沒什麽關係。

    唐傑大夫的觀點,也可以算得上是這個時代的共識了。

    但是天子對這方麵人才的重視,也讓唐傑大夫對這類型的人才有了重新認識。

    其實科技的發展與治國息息相關。

    因為無論哪個帝國最後陷入崩潰的時候,並不是表麵上的國君無能,奸臣當道。

    最重要的原因都是因為底層民眾活不下去了,也就是說經濟崩潰了,導致民生凋敝。

    這個時候國君無能,奸臣當道才會顯得是罪魁禍首。

    如果科技帶來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經濟一直在提升,民眾的財富也一直在增加。

    就算在位的是昏君與奸臣,老百姓也不會太關心。

    這個在曆史上也是被驗證過無數次的。

    也就是說,隻要經濟在發展,一切社會矛盾都可以被忽略。

    隻要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哪怕你是明君也避免不了亡國。

    唐傑大夫看不懂這一點,並不是唐傑大夫不夠聰慧。

    而是因為這條經驗是後人在無數次的曆史循環裏總結出來的。

    所以科技的發展,會提高社會生產力,社會生產力提高,社會財富必然增加。

    經濟好,就一切都會好。

    “王上,天都亮了,王上你還是休息吧?”唐傑大夫關心的詢問道。

    此時周建國精神亢奮,因為他之前是想過培養科技人才,但是沒有思路。

    現在沒有想到,類似墨家的學派,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已經有了。

    周建國哪裏還睡得著?

    “卿士累了吧?要不卿士回去休息吧。這些日子辛苦卿士了。”周建國對著唐傑大夫說道。

    隨後自己又拿起筆,開始寫書信。

    周建國是要給東野西伯與南宮信一分別寫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