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734章 王武卒(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周國,王都,王宮。

    周建國幾乎沒有停歇,立刻就召見了江瞻傳令來的各級將軍。

    還簡單的給眾人準備了一些吃食,就立刻開始議事了。

    來了不少將軍,但是周建國沒有見到胡國國君胡還。

    因為周建國記得他來了王都為太子奔喪的,

    後來從江瞻那裏得知,胡還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參議軍事的資格。

    畢竟他雖然效忠了天子,天子也讓他管理胡國降軍,

    但是卻還沒有給過正式職務,周建國立刻命人將胡還傳了過來。

    胡還得知天子召自己議事,也就立刻明白了,天子將他視為真正的自己人了。

    眾將士來齊以後,周建國看著一個個將士都生龍活虎,

    內心也是很是欣慰,因為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一股朝氣。

    周建國率先詢問道江瞻的侄子,江林道,

    “弓弩部隊組建如何?”

    “按照王上要求,每日都在強化訓練。”江林立刻回複道。

    周建國轉而詢問了一下江瞻,

    “江林研製的連弩,見識過了吧?”

    江瞻趕忙連連點頭,用不可思議口吻說道,

    “王上還懂軍械?這連弩的構思真是太神奇了。臣下聽聞救下趙憶君的人,就是憑借兩把連弩,就射跑了幾十個刺客?”

    江瞻說的是周甲營救趙彰與趙憶君的那晚。

    如若不是天知局配備了連弩,那晚趙憶君也不一定救的下來。

    此時的江林則憨憨的行禮道,

    “當初臣下還質疑這個連弩的威力,如今才發現王上的遠見。”

    周建國對著這叔侄二人說道,

    “連弩一事,還需要加強改進。現在一次箭匣隻能裝二十發太少。至少要能改到四十到五十發。”

    其實這個要求不是周建國瞎提的,連弩最早隻有十發。

    到後來的箭匣已經可以裝五六十發了,這個可以大大增加士兵的作戰時間。

    用數量來彌補連弩射程沒有弓箭遠的缺點。

    江林雖然猶豫,但還是行禮道,

    “臣下一定會加緊改良。”

    “製造的時候,按照寡人的要求,每一個零部件的大小必須一樣”,周建國追問道。

    這是周建國給江林提的要求,不需要做連弩的人,完全會做連弩所有的部件。

    隻需要每一個人,會做一個零件就可以,後期再由特定的人組裝。

    這樣一來,連弩的製作工藝就被簡化,而且量產效率更高。

    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幾把不同部位損壞的連弩,進行拆解以後,

    可以組建出一個功能齊全的連弩,這樣還可以大大降低連弩的折損率。

    而且每一個人隻做一個零件,連弩工藝的保密性又能保護。

    這就是未來流水線作業的好處,這個周建國是要好好采用的。

    這樣一來,根本不需要完全懂做連弩工藝的大師傅。

    隻需要會做每個零件的熟練工就可以了。

    產能可以立刻提升數十倍。

    江林趕忙回道,

    “一切都按照王上的要求,每一個人,隻做一道工序。”

    江瞻得知這個製作流程的時候,也是非常吃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