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394章 屯田製的構想(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周國,王宮,天子書房。

    丹原從周建國的口氣裏感覺到齊國一定會給這七十萬枚刀幣一樣。

    “王上,這七十萬枚刀幣齊國真的會給嗎?”

    周建國點了點頭,隨即又深吸了一口氣道,

    “給自然是會給的,而且將來會給的更多的。”

    眾人很是不理解,但是他們也不追問了。

    趙憶君回憶了半天慶沐提出的條件,突然想起來了。

    慶沐的條件是天子控製的疆域內,隻能流通齊國刀幣。

    趙憶君覺得這一條根本就算不上是條件啊。

    首先周國境內各國的錢幣都有,晉國,鄭國,還有一些士大夫鑄的。

    如果齊國每年都向天子贈送七十萬枚齊國刀幣,

    那麽齊國刀幣會在周國越來越多,周國人自然而然的就會都使用齊國刀幣。

    而且齊國刀幣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五銖錢更加的保值。

    所以趙憶君覺得齊國贈送天子齊國刀幣,提出的條件跟沒提一樣。

    “有了這筆錢,我們可以修建正規軍營了啊。”東野澤突然興奮了起來。

    丹原隨即也點了點頭說道,

    “如果齊國真的給七十萬枚刀幣,那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周建國看了看丹原,又看了看東野澤說道,

    “軍營不必太大。能駐紮戰車部隊與騎兵部隊即可。”

    “可是江瞻將軍手上還有一萬多人的部隊啊。等他們為曾國北部的民眾建完房屋以後駐紮在哪裏?”丹原詢問道。

    周建國皺了皺眉說道,

    “以後的作戰部隊暫時隻保留戎車部隊與騎兵部隊。江瞻的步兵部隊全部去屯田。”

    “屯田?”眾人很是不解。

    這個時代各個國家都還處於地廣人稀的狀態。

    所以軍隊屯田是可以達到非常高效的。

    屯田製首創者不是曹操,但是將屯田製的效力推到極致的卻是曹操。

    當時時代背景就是東漢末年漢朝到三足鼎立時期因為戰爭與瘟疫,

    全國人口一下子銳減掉了百分之八十。

    曹操自己還寫過‘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這樣悲涼的詩句。

    所以想依靠如此少的人口,養活百萬大軍是幾乎不可能的。

    那就隻能實行屯田製了,

    屯田製可以使有限的生存資源得到了高效的分配使用。

    當時因為諸侯年年征戰,一方麵有大量流民食不果腹。

    而另一方麵又有大量的土地無人開墾。

    所以當時屯田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三國的曆史周建國自然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他的曆史啟蒙就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的。

    周建國這些日子在曾郡,丹縣等地去了不少地方。

    發現這個時代的情況與三國時期的情況有些類似。

    那就是一邊是許多人在饑餓裏掙紮,而另一邊大麵積的土地無人開墾種植。

    再仔細一看,普通民眾手上連基礎的農作工具都沒有。

    屯田製分為民屯與軍屯兩種。

    周建國知道,如今國內的奴隸製改革還沒有完全進行。

    民屯的事情肯定是要等奴隸製度的徹底廢除才能實施。

    周建國心想,所以眼下的軍屯是沒有阻礙的。

    如今自己在軍隊的聲望又這麽高。

    軍屯的實施一直都在周建國的腦海裏。

    軍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紀律性,所以軍隊集體開墾種植的時候效率就會非常高。

    這樣軍隊本身不但可以解決糧食問題,還可以積累大量糧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