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國大逃殺

第184章 丹國人的心結(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周平王時期雖然儒教還未盛行。

    但是擁有古君子之風的人,是比後世的儒生還難搞定的。

    這樣的人是君主最難駕馭,也是君主最頭疼的人。

    你用多了,他看到君主不爽的地方就會直接開罵。

    他罵了你,你還不能殺。

    殺了還會成就他的美名,而汙了自己明君的頭銜。

    所以君主們的統一做法就是對執著古君子之風的人敬而遠之。

    但是周建國知道,不管什麽人。

    都是有弱點的。

    唐傑大夫在胡國兩任國君幾番邀請下都沒有去胡國。

    但是卻被周建國利用了他舐犢之情,一招搞定。

    因為再強大的人,兒孫總是他們的弱點。

    現在周建國覺得胡國‘借糧’這事也算是穩了。

    以防夜長夢多,就沒有再東拉西扯下去。

    直接讓唐傑大夫親自將胡國新君送到了城外。

    胡國新君一看果真自己沒有任何危險,

    安然與自己的衛隊匯合,安然的回到大軍。

    胡國新君內心再次慶幸,當自己方寸大亂的時候,唐傑大夫再次伸出援手。

    不但幫他解了身處險境之困,還被天子點撥了。國,危在何處。

    自己雖然同意借糧於天子,但是胡國新君還是覺得這次自己收獲的遠比這幾粒糧食重要上千倍。

    胡國新君本要求唐傑大夫直接隨他們胡國大軍回到胡國。

    然後命人將糧食送過來。

    但是被唐傑大夫拒絕了,他說凡事要按照章程走。

    周國畢竟是他們胡國的宗主國,豈能這麽隨隨便便。

    胡國新君也不強求,便自己帶著大軍趕忙撤出曾國地界。

    隨即周建國讓祁大山,休整一日以後。

    由祁大山親自帶著這四百騎兵護送唐傑大夫,一起出使胡國。

    當祁大山得知這個命令以後,十分擔憂的跑來找周建國詢問道,

    “王上,不會有詐吧?萬一胡國出爾反爾呢?”

    周建國之所以派騎兵去,也是因為害怕萬一胡國反悔。

    他們還可以帶著唐傑大夫迅速撤離。

    但是周建國通過與胡國新君的交談發現,

    這個胡國新君雖然心智遠比同齡的唐子陵與東野澤成熟。

    但是這種成熟是久習君主之道的成熟,並不是自己閱曆的成熟。

    所以心思還是很容易被人看穿,周建國安撫祁大山道,

    “如果今日不是見了胡國君主,寡人也不會輕易相信於他。此時胡國新君恐怕腦海裏全是如何防範鄭國,你不必過於憂慮。”

    “防範鄭國?”祁大山一頭霧水。

    祁大山心想,這胡國剛剛與鄭國聯姻。

    胡國為何會防範鄭國。

    周建國看出了祁大山的不解,再次說道,

    “胡國與申國不同。他是禮儀之邦,定不會背信棄義於寡人。就算他不打算借糧也不會為難你們。”

    其實祁大山是對這個胡國有一肚子意見的。

    他本來想與天子帶著騎兵痛擊胡國大軍的。

    因為當初丹國就是不停的收到胡國的密信,說他們胡國一定會援助丹國。

    所以丹國國君才完全相信了胡國,以致與鄭國拚死相搏。

    最後鄭國公破城後還付出了很大傷亡,鄭國公一怒之下才開始屠城。

    沒屠幹淨的都開始發配為奴,還在丹國其他小城抓捕丹國人為奴。

    當初祁大山與丹原是帶著丹國國君的妹妹逃走的,如果不是為了保護丹國國君的妹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