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盛世之下

第26章 生死忌諱(1/2)

    原來他確實是被一些事給耽擱了,然則卻不是被路上發生的事給耽擱了,而是被家事所耽擱了。

    而此事若要說清,還得先從徐通判的家室說起。

    按照徐通判自己的說法,他本是窮家舍業出來的學子,全靠著當地一名富商資助方才得以繼續維持學業,考取功名。

    這也不是什麽難以啟齒的事,畢竟自古以來便有許多富商資助寒門學子的先例,便如此先前宋朝時期,由於所有讀書人寒窗苦讀到最後都需進京趕考,而許多秀才家中貧寒,這進京趕考所需要花費的路費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當時便會有許多富紳出資資助。

    一來是因為自古以來社會便敬重讀書人。

    二來便是這些商賈們的經商頭腦了,這一筆路費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然則若真有學子能夠高中,一則使得他們麵上也能有光,二則對家中生意也對有助力,便是旁的不說,自古常言道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又道說士農工商,像他們這種經商世家,難免會有遇到關口的時候,如今廣施恩惠,待到來日,興許就是能救命的恩情。

    再者便是朝廷政策對讀書人的各項優待了。

    這都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徐通判講起來也是坦坦蕩蕩,直言道他的情況和宋朝的那些學子還有不同。

    那富商之於他不僅僅是資助了一筆路費那麽簡單,而是自他打小開始,便收攏為門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延請名師,都是富商家一手包辦。

    他自算是承了那富商的大恩了。

    後來金榜題名高中後,自然要報答,偏那富商什麽都不要,隻提出一個要求,那便是招他為婿,要將家中女兒許配給他。

    自古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通判家中父母族老都覺得這是一門極好的婚事,他本也有心報恩,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從此,他便成了富商家的乘龍快婿,而那富商因為得了這麽個有頭有臉的女婿,兒子們也有了家中姐婿照拂,也徹底放心的將本家基業交給了兒子們,又帶著長子去外地經商去了。

    而這事情,便就發生在這徐通判的一位舅兄身上。

    話說徐通判的這位舅兄名喚秦朗,如今年方十六,也正是苦讀用功的時候,現下正在當地一處有名的私塾讀書,終日裏也是勤學上進,本本分分的從不招惹是非。

    事情便就發生在他身上。

    話說那是在徐通判接到升官調令後,也就是在他將一切收拾妥當即出發長治縣的前一天晚上。

    這秦朗經過十日休沐期後,回到私塾還照例像往常一樣晨起便去讀書,卻見當時在私塾內同他最為要好的一位年長書生直至開課了都沒回來。

    他雖心生疑惑,然則念及那年長的書生興許是家中有事耽擱了,便也沒放在心上,還如往常一般,完成一天繁忙的學業後,便回到私塾為學子準備的屋舍準備睡下。

    奇怪的事,便在此刻發生了。

    那秦朗方才洗漱完倒在床上,房門便傳出“吱呀”一聲被人從外麵推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