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盡滄桑的人生才是真人生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一 最近常犯錯的一件事,就是在公司的協議、合約、確認書上簽字寫日期蓋章時,常把日期寫錯,寫成2016年1月幾日,待到察覺時,才發現文件已經做好了,隻能塞進碎紙機裏粉碎,再打印一份,重做。 明明前段時間,和好友一起跨過年,告別了2016,迎來了2017。但身體的記憶,好像還停留在上一年沒有過去,所以每次寫日期,都是2016年打頭。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會這樣? 有人說,身體的記憶要比大腦的記憶,更長久一些,但形成得也更慢一些,所以有些事情,明明我們自己都已經忘記了,可是身體卻還記得,比如,和某個人在一起時養成的習慣,習慣在馬路上走時,走在靠外邊緣,習慣進一家咖啡店時,先掃一眼他們家陳列的甜品。比如,長久以來形成的口味,永遠都難以接受的蔥薑蒜,明明想改,卻總是失敗。再比如,長期一貫的穿著風格,就好像我永遠穿不慣皮鞋,隻喜歡穿運動鞋那樣,朋友送的手工皮鞋,一直安靜地碼在家裏。 說來,最近各類自媒體平台上,辭舊迎新,寫總結和計劃的人,也挺多的。空閑時,點開幾個看過,舊計劃實現的人偏少,新遠景宏大的人挺多。總覺得大家都特別忙碌,忙著往前走,忙著實現各種目標,忙著存款炒股結匯搞基金,雖然提倡“慢生活”的人也很多,不過說到底隻是在茶館、咖啡廳、觀光海灘,拍一張自拍照曬曬微博朋友圈,這樣就是真的慢了嗎?這些,我想,隻有你自己知道。 細想來,我自己其實也屬於那種“假裝慢生活”的貨色,每天上下班時走路的速度差不多比周圍的人都要快,不是忙著在地鐵上看書,就是忙著在家錄音剪音,背單詞做題,好像有人在跟你搶時間一樣,有時心中會想“快一些”“再快一些”,如果這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可能就沒有機會再做了。所以,不自覺地就開始拚命奔跑。 這個社會發展太快,說是日新月異也不為過,而生活於其中的我們,若是有所渴求,自會加快步伐,又如何,慢得下來? 有些暢銷書作者會跟你說,“慢慢來,一切都不算晚”“不要急,你還有時間”諸如此類的話,不可否認,他們說的都對,慢工出細活,慢生活會讓人覺得快樂。可是,寫書,做自媒體,舉辦簽售會,參加各種活動的他們,就真的慢嗎?其實,他們比我們還快,更努力,更拚命。一個人是不可能無緣無故,在自己所喜歡的領域裏走得很遠。很多人很有天賦,也異常努力,所以才能慢慢接近他們所渴求的。 近些日子,一則浙江大學學霸的時間表爆紅微博,且不提他所取得的成果和他擅長的事情,光看那張從每天早晨6點到晚上12點半,安排得滿滿當當,分秒必爭的作息時刻表,我們就知道他該有多努力奮進。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