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霸西洋

第四五六章嫡係部隊(1/2)

    明朝理論編製:一個千戶所應該擁有一千零一十二戶軍戶。足夠為一個千總隊提供三百到五百名士兵,並配上足額的武器、裝備,還能承擔這些士兵的糧餉。

    而千戶和百戶這些世職軍戶脫離生產,子弟的任務就是鍛煉作戰技巧,學習兵法。這樣國家一旦有事,世襲的軍職家庭可以提供出優秀的子弟來充當千總、把總等職務。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千戶、百戶等世襲軍職人家越來越向地主靠攏,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算帳、收租、開酒樓、做生意樣樣精通,但是領兵作戰卻完全不能勝任了。

    而普通軍戶不能擺脫軍籍,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土地也不屬於個人所有,收入也是衛所的,明朝的士兵是一群徹底被綁在土地上的奴隸,地位大概相當於俄國的農奴。

    到了晚明,除了軍戶間的通婚以外,就是娼妓也不願意嫁入軍戶家,至少農民的子孫還有個盼頭——勤儉有可能上升為富農地主,聰明的農家子弟可以做個小吏,甚至考上秀才從而免去賦稅。

    幾百年來,殘酷和完全沒有盼頭的生活讓軍戶子弟不斷逃亡,年輕人想盡辦法改姓自賣為將領的家奴以便脫離軍籍。雖然國家不斷把犯人充入軍戶,但是幾十年前,衛所的軍戶數量就凋零到完全無法提供兵員和裝備了。

    所以從名將文朔開始,募來的士兵成為了大明軍隊戰鬥力的基礎。可惜幾十年下來募兵製也開始敗壞,地方官員和將領從軍戶中招募士兵,從而同時雙重貪汙國家募兵費用和衛所出產。就王平所知,采用募兵製的廣寧野戰軍,一個千總隊大約有一百名少量持有武器的士兵,而廣寧地方部隊還采用衛所製,一個千總隊平均隻有五十名士兵。

    “本將先給你一千兩白銀的士兵安家費。以後每月會撥給你三百兩銀,。但是不要大肆聲張,因為一般的千總隊每月隻能得到一百五十兩到二百兩。”在這個關頭,周揚顯然對蠅頭小利沒有什麽興趣了,加上周揚是王化貞直屬部下。沒有太多的人需要孝敬。

    “是。我廣寧軍軍餉是每兵每月一兩八錢。屬下會足數招募二百名士兵的。”王平當然更沒有在這個時候喝兵血的打算。

    “完全可以招募三百人,一個兵你一個月給一兩他們就千恩萬謝了。根本不用給足。”周揚不滿地說。

    “大人高見,屬下擔心的是士兵會心有怨言,緊急的時候還要他們出力啊。”

    “嗯,如果不是怕太過張揚,你收一部分人做家丁是比較穩妥的辦法。”周揚想了想,也同意了王平的說法。

    “家丁?大人,屬下愚昧。”

    “是,就是讓他們改姓黃,這樣朝廷給半份軍餉,剩下的你給,一般來說,家丁肯定拿的比普通士兵多,而且從此以後你無論調防何處,任何職,家丁都是跟著你走的,他們會死心塌地跟你幹。”

    這番話說得王平目瞪口呆,“大人,這也行麽?把朝廷的士兵變成家奴?”

    “怎麽不行?”對於王平這個軍盲,周揚也隻能耐住性子解釋了一下:“我給你仔細講講吧。”

    出於節約開銷、增加兵員的目的,朝廷鼓勵帶兵的將領把私人家奴貢獻出來,計口付給提供家奴當兵的將領一半的軍餉。到了王平這個時代,明軍士兵的種類早已從原始的騎兵、步兵兩大類變成了騎兵、步兵、家丁三大類,這種分類辦法已經出現在朝廷正式的文件上有幾十年之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