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八歲皇子,氣瘋李世民

第249章 災情加重!全是秦王惹的禍!「五更」(1/2)

    時間如梭。

    又是幾日過去。

    大批的流民沒有到達長安城,走到半路,就直接被李恪的封地迎接了過去。

    這一次的旱災,四處也在慢慢的平定,大多數的流民也都是跑到李恪的封地。

    畢竟。

    現在整個大唐都流傳著秦王李恪的傳說。

    “哎,好餓好餓啊,沒飯吃,嗚嗚嗚好難!”

    “沒飯吃去找秦王啊,頓頓能吃飽,給他幹活還有錢拿,比我們平時都掙得多哦!”

    “真的嗎,走走走,去找秦王!”

    “想要不餓肚子!就找秦王!”

    “肚子餓怎麽辦?找秦王!”

    “沒錢掙,怎麽辦?找秦王!”

    “沒錢讀書怎麽辦?找秦王!”

    不錯!

    現在沒錢讀書都能夠去找秦王李恪了。

    看著封地裏麵的小孩子越來越多,李恪感覺讓小孩子幹活玩鬧也不太好。

    畢竟。

    在李恪的心中,他是準備將這一批百姓們全部留在自己的封地。

    嗬嗬,放他們回歸家園?

    怎麽可能啊!

    好不容易有了子民,怎麽可以送回去呢。

    所以。

    李恪專門先讓一批流民,建造出來了一個書院!

    名為海川書院,取名為海納百川之意。

    隻要想讀書的,都能夠來書院讀書。

    總共在封地的小孩子有兩百多個,李恪也專門的請來了老師,為這群小孩子上課。

    若是封地其他的大人在空閑的時候,想要去聽課,也可以完全可以去。

    書院讀書是完全免費的。

    所有支出,由秦王李恪一力承擔!

    就因為如此。

    李恪的聲望又是步步高漲起來,成為萬中無一的賢王。

    識字是所有百姓們的夢想,一個識字的百姓,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

    現在李恪建立書院,讓人免費讀書,引來無數人的誇讚啊。

    一時之間,不少各地的貧困百姓,可能災情都沒那麽嚴重,但也拖家帶口的朝著李恪封地而來。

    生活條件問題,大家都心裏有數。

    孟母三遷,不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能夠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好的未來。

    那麽無數的百姓也是同樣的想法。

    “聽說了嗎,秦王的封地,那是真的羨煞旁人啊,那可是天堂呢!”

    “聽說了,裏麵糧食都堆滿了,不愁吃喝,而且還能免費讀書呢!”

    “對對對,這些錢都是秦王主動出錢的,多好啊!”

    “哎,咱們大唐總算有了一個好王爺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