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之問道長生

第三百八十章 渭南(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那些負責協助的考官看到這裏,心裏已經明悟了一些什麽,他們已經從這兩個類別之中看出了一些不同尋常,那些位列前茅的考生,他們的策論全部都是針對朝堂之上那些官員利益的。

    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的這些策論,都是最有效的,比先前朝堂之上朝議出來的那些對策高明了不止一籌。

    他們甚至已經能夠預見到無數人暴跳如雷的情形了。

    尤其是金科狀元那份策論,不僅眼光毒辣,而且就連那一係列對策也頗為高明,如果陛下真的采取他的對策,朝堂之上的那些人,可就有的頭疼了。

    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倒不是很大,他隻是一個副考官,這一係列舉措,主要損害的都是朝堂之上那些高官的利益。

    易安對策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渭南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災難,當然不是以一己之力就能夠力挽狂瀾的,身為雁北王朝的官員,理應身先士卒,先不是否是真心實意,會不會陽奉陰違,關鍵是他們是否去做了這些。

    如果由一人前去賑災,先不成效如何,這樣做的進境顯然會極其緩慢,想要盡快有效的解決這個麻煩,采取常規的舉措當然是行不通的。

    如果將那些災民分成無數個批次,然後交由數個官員管轄,這樣一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換句話,哪怕這些官員陽奉陰違,但最起碼能夠保證給這些難民一條生路,就算效果仍舊有些差強人意,也比他們在渭南城之中夾縫中生存好過不止一籌。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官員分攤這些難民,可以根據不同的官職,酌情減少,或者增加收容難民的數量,總而言之,就是能者多勞。

    除此之外,這樣做還能有效的防止難民動亂,這些難民被全部打散之後,就算有歹毒之輩,也最多隻能打鬧,還造不成什麽太大的影響。

    林詩茵並不在乎這些饒想法是什麽,甚至關於她的意圖,她也不怕被朝堂之上的那些人識破,她如果不用易安的這些對策,那些官員擔憂的事情,就自然不會發生,反之,她如果采納了易安的對策,那這件事情很快便會實施,而且她也絕不會臨陣變卦,反正這件事情早晚都會公之於眾,早幾跟晚幾,又有什麽差別?

    更何況,對方又能做出什麽有效的對策呢?

    她這一次可是站在大義之上出發的,他們如果選擇拒絕,那豈不是明他們隻顧自己,對於國難視而不見,這樣的人。

    呂晟聽到這裏,頓時一臉急切的道:“胡閣老,你可不要血口噴人,這件事情分明就是出於陳劍儒的吩咐,又怎麽可能另有隱情。”

    他算是看明白了,胡德庸分明就是想禍水東引,將一切的罪責全部都推到他一個饒身上,他先前做的那些,也全都是迫不得已,到時候就算是怪罪下拉,也是罪不至死,可是陳劍儒就不一樣了,這件事情完全就是對方一手策劃的,現在徹查下來,一旦被定罪,那陳劍儒勢必死路一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