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爭鋒

第7章 幾點看法(2/2)

    “如果基層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像你這麽能吃苦,我們的扶貧工作就會更加容易!農民們也更會早日脫貧!”

    張德懷微微歎息。

    他見這些筆記實在太多了,一時半刻根本看不完,就讓陳天明挑選一些最主要的匯報。

    陳天明也不用看記錄,脫口而出。

    “整個李家溝,隻有三台小型拖拉機,一輛摩托車都沒有,大概有十幾輛自行車。”

    “村民們出行都是馬車、牛車、驢車,而即便是這樣,也有很多人家,根本沒有牲口。”

    “村路連接上麵的鄉間公路,大概有三十五裏長,而從鄉間公路到達山水鄉,還有二十裏。”

    “村民去鄉裏,若是乘馬車、驢車,一來一回,就得六七個小時。正因為如此,鄉裏五天的一個集市,他們很少去湊熱鬧。而大多都是半個月出去一回,買一些生活必需品。”

    張德懷、田文亮和洪城更是震驚,陳天明紙上的數據,要比他們看到的,更加難以想象。

    “其他的要是沒有什麽事,就不出門了。”

    “李家溝全村一共有二百八十六戶,將近兩千人。但是隻有三十幾戶,勉強解決了溫飽,另外有幾戶更富裕一些,正向小康邁進。”

    陳天明停頓了一下,繼續道:“按照國家貧困戶標準,整個李家溝算是國家級貧困村。”

    “全村絕對貧困戶,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相對貧困戶占百分之三十七八。剛解決溫飽和略有富足的人口,不足百分之二。”

    國家絕對貧困人口的標準,每人年純收入低於627元;而相對貧困人口,人均年收入是628至865元;低收入人口是年均純收入866至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1205元以上。

    國家將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陳天明又道:“李家溝絕大多數人口,純收入不超過五百元。”

    “若是有哪家人均收入達到六七百,在村裏都橫著走。”

    “整個李家溝一千八百九十二人,人均占有耕地十畝,但是幾乎有四分之一的田地都是鹽堿地,根本就不長莊稼。”

    張德懷和田文亮臉色有些發黑,他們走南闖北,見識過無數的貧困村,但是像李家溝這樣極端窮困的,實在是第一次見到。

    陳天明說道:“以李家溝現在的條件,根本無法土壤改良,工程浩大,所需的資金巨大。”

    “另外,還有四分之一土壤極為貧瘠,村民們又買不起化肥,勉強種植玉米、大豆、小麥,產量極低。”

    “隻有剩下一半土地適合耕種,但是實在太少了,所有的村民根本掙不到什麽錢,隻能勉強維持生存。”

    陳天明歎了口氣:“很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裏有幾家比較富裕的家庭,也都是家裏幾個孩子在外麵打工攢了些錢,這才給家裏蓋了新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