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2828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可是問題的關鍵不在這裏。

    這個人說到底還是比較高傲,而正是他的這種高傲,就往往容易自我誇大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注意的話,就很容易在人群中分出三種類型的人出來:自卑,自製,自大。

    自卑的人往往是因為被別人打擊,或者自認為距離自身的要求相差很遠。自大就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自我誇大了。而我們大多數的人還是能夠做到自我克製和自我調控的。

    自卑和自大隻是一種情緒,與一個人的地位無關。比如以前我就一直認為康德茂的內心有著一種自卑的情緒,像陳書記那樣的人就明顯是屬於自大了。

    還有魯迅筆下的孔乙己、阿Q之類的小人物也一樣會自大。

    從古到今,清官是最容易自大的。因為清官的道德標準很高,他們在內心深處看不起庸俗的人,更鄙視貪腐、因為背景而獲取高位的人。古時候的個別清官,因為過於的自大甚至產生了***的人格。比如人們傳頌的清官海瑞。

    然而,曆史上真實的海瑞其實並不是人們傳頌的那樣。曆史上真實的海瑞其實能力非常的平庸,但是他的清廉卻是真實的,據說他生前住的地方非常破爛,家裏的生計都難以維係。他有個女兒因為接受了鄰居的一塊甜餅,海瑞竟然暗示自己的親生女兒自盡以保持名節。

    還有,如果我們去反觀曆史就會發現:自古清官多酷吏。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就像一張紙,必定有正麵與反麵,將紙剖開,變成兩張,每張還是有正反頁,古人謂之陰陽共生。

    清官與貪官是為官的兩麵,清劉鶚在《老殘遊記》中對清官的評價最直白: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以為我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眼所見,不知凡幾矣。劉鶚所說的剛愎型清官大多就是酷吏了。

    曆史上最早出名的酷吏是漢武帝時代的張湯,古代最大的政治是維護皇帝的家天下,所以要想平步青雲,現在叫火箭幹部,主要的手段就是告對手“犯上”,一告一個準。

    張湯摸準了這個規律,所以他就上去了,權力最後比宰相還大,他發明的罪名叫“腹誹”,真是很有創意,當然出來混要還的,最後被迫自殺。

    張湯死後,家裏的財產不超過五百金,都來自皇上的賞賜,沒有其他產業,算是個標準清官,但害人不淺。

    自古至今,中國人評價官員一向愛用簡單的兩分法:“貪官”和“清官”。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對於“貪官”的無比憎恨,可以說是“必欲食其肉,寢其皮”方才解恨;而對於“清官”,則一律加以敬仰膜拜、感激涕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