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2501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他搖頭道:“不行。這個項目是省裏麵的領導非常關注的,在我們江南省,現在最缺乏的就是這樣的項目,這也是打造城市品位的重點項目。”

    其實我是知道的,他的這個項目汪省長和黃省長都非常感興趣,也曾經給予過大力的支持。如果現在讓他舍棄的話,不僅僅是麵子的問題,更多的是江南集團在省領導心目中的地位可能因此有所下降。即使是民營企業,它也和政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我說:“林叔叔,其實很久以前我就想勸您的。您的那個摩天大廈計劃應該停止才是。當然,我知道您的那個計劃是您最大的夢想之一,但是我覺得這個項目的風險太大,特別是現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這個項目首先就應該放棄。有個詞叫‘摩天大樓詛咒’,您應該聽說過。”

    通常,摩天大樓被視為經濟繁榮的象征,但現實是,地標大樓建成之時,往往是一國經濟行將衰退之日。

    一九九九年,根據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往往發生在新高樓落成前後的現象,德意誌銀行研究主管勞倫斯提出“摩天大樓指數”的概念。勞倫斯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大型工程的興建,過度投資引起的泡沫。

    摩天大樓的完工,往往成為經濟轉變的標誌性事件---預示經濟危機的到來。支持這個概念的有幾座地標性大樓:一九七四年芝加哥希爾斯大廈,一九九七年吉隆坡雙子星大廈等。

    他不說話,默默地端起酒杯獨自喝下。

    我覺得還是應該把有些話對他講透,於是便繼續地道:“摩天大樓和經濟衰退關聯的“摩天大樓詛咒”,值得思考。高樓熱,是建築現象,其實更是社會心理。這就是所謂的‘摩天大樓情’。

    一位德國人曾說過:宏偉的建築是消除我們民族自卑感的一劑良藥。任何人都不能隻靠空話來領導一個民族走出自卑。他必須能建造一些能讓民眾感到自豪的東西,那便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建築。這並不是在炫耀,而是給一個國家以自信。

    林叔叔,但是您想過沒有?一個城市的自信,如果建立在摩天大樓的高度上,是城市精神不健康的表現。城市發展,也不是以物質財富作為唯一衡量尺度,更不是以大樓的數量和高度作為衡量標準。紐約這個世界金融、文化的大都市,除了曼哈頓外,眼目所見,都是比較低矮的建築。

    可是,又有誰懷疑過紐約作為世界金融之都、時尚之都、珠寶之都、博物館之都、旅遊之都、多元文化之都的地位呢?隻有高樓,而沒有文化內涵和曆史底蘊的城市,是精神和文化空城。中國的一些高樓林立的城市,在精神和文化上,其實是道道地地的空城。紐約作為世界大都市的地位,主要不是依賴他的摩天大樓,而是它的城市精神。

    紐約的開放、接納、自由環境、平等精神;嚴格的法製程序和行政秩序,都是使紐約成為別的城市不可替代的地方。目前,中國的摩天大樓開始在很多地方出現,表麵上顯示了經濟的火熱,但是,卻代表了經濟被扭曲的本質。表麵繁榮下的過度投資,吹起了巨大的經濟泡沫和房地產泡沫。泡沫總有被吹破的那一天,當然不是在現在,但是我認為這一天離我們並不遙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