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2366章(2/3)

    我心想:她知道這個消息倒是不奇怪,說不定這兩天她也在準備請方書記呢。不過有一點我是知道的,那就是她不方便去問別人今天我們吃飯的情況。或許她問我今天晚上的事情是為了關心我,也可能是為了探聽一些她感興趣的信息。

    我說道:“是的。我剛剛才吃完了飯回家不久。也就是請方書記他們吃了個飯,順便向他匯報了一下工作。”

    她笑著問我道:“怎麽樣?方書記對你們的工作是怎麽評價的?對你個人是怎麽評價的?”

    我頓時明白了:我畢竟是她一手推薦的幹部,所以她非常的在乎方書記對我的評價。這說到底就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急忙地回答道:“方書記對我們的工作還是基本上滿意的,我們向他匯報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也說了我們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難。他本來對我們在城市建設上投資速度過快的問題有些擔憂,但是在經過榮書記和我的說明後他也就放心了。”

    她笑道:“那就好。那麽,他今天的心情應該還不錯是吧?”

    我回答道:“是的,看上去應該還很不錯。他今天一到我們吃飯的地方就吟誦了一首王安石的詩……”

    隨即,我把方書記今天專門針對我提出的那幾個問題對她簡單地講述了一遍,隨後問她道:“姐,你說方書記為什麽要讓我認真去讀《史記》,而且還特別強調要讓我讀世家那一部分呢?”

    她沉吟著說道:“這。。。。。如果就我們從政的人來講,似乎更應該讀《資治通鑒》,《資治通鑒》雖然與《史記》齊名,但是它對後世的帝王、從政者的作用似乎更大一些。

    《資治通鑒》自成書以來,曆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爭讀不止,點評批注《資治通鑒》的帝王、賢臣、鴻儒及現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不勝枚舉、數不勝數。

    作為曆代君王的教科書,對《資治通鑒》的稱譽,除《史記》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史著可與《資治通鑒》媲美……嗯,我想,方書記讓你讀《史記》這本書,他的意思應該是讓你先從《史記》讀起,然後再深入地去閱讀《資治通鑒》吧?”

    我不以為然,“姐,那他怎麽特別地讓我讀世家那一部分呢?”

    她說:“是啊……《史記》分十表,八書,十二本記,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記的是帝王之事,敘述曆代最高統治者的政跡,一般采用編年的寫法:‘表’是各個曆史時期的大事記,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分別敘述天文、曆法、水利、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麵的發展和現狀;‘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的曆史;‘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人物的傳記,其中還記述了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的發展曆史。

    我想想啊……世家,‘世家’是記載諸侯王國之事的。因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也就給了他們的傳記叫做世家。從西周的大封建開始,發展到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先後稱霸稱雄,盛極一時,用‘世家’體裁記述這一情況,是非常妥當的。

    司馬遷把孔子和陳涉也列入‘世家’,是一種例外。孔子雖非王侯,但卻是傳承三代文化的宗主,更何況漢武帝時儒學獨尊,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將之列入‘世家’也反映了當時思想領域的現實情況。至於陳涉,不但是首先起義亡秦的領導者,且是三代以來以平民起兵而反殘暴統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