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967章(1/4)

    隨即大家上車,柳老爺子坐到了我的車上。上車後我就禁不住地問道:“林叔叔,您和老爺子原來是熟人啊?”

    林易笑著說道:“我們在二十多年前就認識了。那時候柳先生還在鄉下的一所小學教書。我是我們江南省最早接觸古董文物的人,當時我沒事就到鄉下去轉悠,結果有一天就到了柳先生的家裏,當時我看到他家裏有兩隻碗很漂亮,上麵沒有花紋,不過器形很不錯,色彩淡青,柳先生正用其中的一隻碗在吃飯,另一隻碗裏麵裝的是一碗炒豌豆角,於是我就花了五十塊錢把他的兩隻碗買了下來。後來我問了專家後才知道那是鈞瓷。很值錢的東西。

    再後來柳先生也意識到了那兩隻碗的價值,後悔得不得了。哈哈!柳先生從此開始潛心研究古學,還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實這也叫因禍得福。”

    老爺子苦笑道:“你還好意思說這件事情。當時我在鄉下教書的時候是村裏麵給我安排的房子,裏麵的東西也都是村裏麵提供的。當時我也是犯糊塗了,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因為窮。林老板說用二十塊錢買那兩隻碗,我居然就答應了。那時候的五十塊不得了啊,相當於現在的兩萬塊吧?反正當時豬肉的價格好像就是不到一塊錢一斤,雞蛋也才兩分錢一個。

    不過後來我就疑惑了:這個人話五十塊錢來買我的這兩隻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碗,這裏麵肯定有蹊蹺。於是我就去問村長那兩隻碗的來曆。村長告訴我說,反正他很小的時候家裏就有那樣的碗七八個,後來摔壞了好幾個,就剩下那兩隻了。

    想到我是從城裏到那裏去教書的先生,所以就把家裏看上去最漂亮的兩隻碗給我了。我一聽之後頓時就明白了,心想那兩隻碗說不定是什麽古物。當然,賣出去的東西是不可能收回來了,於是我就開始研究這方麵的問題,從此就開始閱讀大量的古籍。嗬嗬!不過後來我倒是被我國的古典文化吸引了,對這樣的事情反而不再去過多的關注。這也許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我頓時就笑,“原來是這樣啊。後來呢?”

    林易笑道:“後來是我的公司有了規模後,有一次電視台采訪我,結果柳先生在電視上看到了我,於是就找到了我的公司來,他來問我那兩隻碗還在不在。我告訴他說我已經賣了,兩隻碗賣了五萬塊。他當時就傻在那裏了。我對他說其實我也很後悔,因為那兩隻碗起碼值二十萬以上。要知道,那兩隻碗可是宋朝時候的鈞瓷。他當時聽了就笑了,說,原來你也吃虧了啊?不行,你得請我吃飯。哈哈!我們就這樣熟悉起來了。”

    我禁不住就大笑,隨即問道:“鈞瓷是什麽啊?那麽值錢?”

    林易說道:“鈞窯,是中國宋元時期北方瓷窯。鈞窯在河南省禹縣,為宋五大名窯之一,屬北方青瓷係統。創始於唐,興盛於北宋,傳世不多,評價甚高,以後曆代都有仿造。最近成交了一隻北宋時期的鈞瓷碗,二十七萬元!也是那時候我缺錢啊,公司需要資金,不然的話我怎麽舍得賣掉呢?有些事情就是這樣,像那樣的東西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價格其實對它們來講已經毫無意義了,這說到底還是一種緣分。”

    老爺子說道:“你現在不缺錢了,想要收到這樣的東西卻不容易了。人家在一般情況下也不會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