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827章(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來參加晚餐的幾位廠長我都認識,我在正式上任前去過他們的廠裏搞過調研,而且我們也早已在一起喝過酒。我覺得他們的能力都是很不錯的,不過卻存在著一些觀念上問題。當時在經過調研後我就感覺到了一點:這幾個廠要改變現狀完全是可能的,而問題在於他們都在等待,等待政府出台改革的方案。國企首先是企業,所以我認為當廠長的人應該主動去對自己的廠進行變革,而不是等待。這就是觀念上的問題。

    不過這說到底還是有體製的因素在作怪,因為在目前的體製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這也是國企性質所決定的,因為廠子不是他們自己的。試想,如果廠子是他們自己的的話,他們會這樣繼續等待下去嗎?要知道,他們管理的工廠每個月都得虧損近百萬啊。因此,這其實也是一個認識和覺悟的問題。

    這些人的級別卻不低,他們可都是享受正廳級幹部的待遇。我覺得這樣的體製很可笑:企業也居然享受公務員的待遇。不過他們畢竟不是政府官員,所以他們的級別也就是“相當於”罷了。所以他們在我和薑市長麵前倒都是很恭敬的樣子。

    在這樣的場合我是不會多話的,至少不會主動去多話,因為這裏麵有一個必須要注意的問題:有些話最好是政府的一把手去說。

    因此,我們就是在一起閑聊、喝酒,同時講一些上江市老百姓中的笑話。

    可是當我們喝酒到半酣之時一位廠長卻開始來問我了,“馮市長,聽說我們上江市的改革首先是從我們國企開始,不知道市裏麵有什麽具體的想法?”

    我笑著回答道:“這件事情你們應該問薑市長。薑市長才是分管你們的,是吧薑市長?這個問題你來回答他們吧。”

    薑山安搖頭說道:“市裏麵還沒有出台具體的辦法呢。不過你們也是,你們可是企業的負責人,這樣的事情你們得多思考,多為我們出主意,因為你們才是最了解目前企業問題的人。”

    一位廠長說道:“我們現在的困難太多了,我最近還在想呢,幹脆去開一個養豬場。我最近算了一筆賬:現今螺紋鋼的價格平均每公斤不到五塊錢,而最便宜的豬肉每公斤已接近二十塊了,一公斤鋼材價格抵不上四兩豬肉。這麽好的生意我們幹嘛不做?”

    我差點將剛剛吃在嘴裏的菜給吐了出來,“你開玩笑的是吧?國企的改革應該是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作為國企,你們享有貸款、土地、補貼等政策優勢,如果你們將資金用於去買地養豬,與豬農競爭,其行為帶有很明顯的不公平競爭之嫌。養豬市場是開放的、公平競爭的,國企挾帶著國企的優勢,與貸款難、買地難、沒有補貼的民企和豬農競爭,本身就帶有與民爭利的味道。而且也會利用自己的國企地位,在今後豬肉的銷售上搶占有利渠道,進而部分地壟斷當地的豬肉銷售,這也會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再次,養豬業處於完全競爭階段,必然伴隨著風險。假設作為外行的你們養豬虧損了,最後誰來買單?如果養豬隻是為了解決你們數千職工的吃飯需求,那就是典型的損公肥私、國企利益內部化。我覺得吧,國企要真正轉型升級,擺脫困境,還是首先得考慮依靠技術的創新和產業附加值的提升,根本的出路還在於國企的自身改革,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競爭力。靠養豬來突圍,實在有違國企的社會責任,也不是產業轉型升級的良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