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640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雙方相見恨晚,成了好朋友,有的人問話一出,卻使對方無言以對,使場麵變得尷尬,雙方隻得以說“再見”收場。

    可見,發問也是一種說話藝術,對拉近雙方的距離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一家飯店招聘服務員,有兩位年輕人來應征。第一位應征者這樣招呼光臨的顧客:“您好,您吃雞蛋嗎?”

    顧客擺了擺手不回答,對話就此結束了。

    第二位應征者卻是這樣招呼光臨的顧客:“您好,請問您吃一個雞蛋還是兩個雞蛋?”

    顧客笑著回答:“一個雞蛋。”

    由此可見,第二位應征者的說話策略相當成功。他運用的是限製性提問。這類提問有兩個特點:一是在提問中便限製了對方可能做出的回答,有意識、有目的地把對方的思路引向提問者所希望的答案上。二是這類發問能使對方從中感受到提問者的誠意,在心裏有融洽、親切之感,覺得盛情難卻,不好意思拒絕,即使原來想拒絕,也會不由自主地改變主意,順著問話人的意思做出答複。

    這類提問一般隻適用於預期目的十分明確的情況下,在情況不是很了解又無明確目的的時候,提問的範圍宜大不宜小,直活不宜死,必須給對方的回答留有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如果在辦公室上班,別人用完了電腦忘了關掉,你可以很隨便地問一句:“請問您現在還用電腦嗎?”這樣就比直接說“電腦用完之後為什麽不關掉?”好得多。

    所以,我並沒有直接去這樣問她——“羅書記的事情與你沒關係吧?”

    以前,我和她有著那樣關係的時候我不止一次問過她關於和其他男人的關係問題,那固然是我覺得必須要了解的情況,但是更多的卻是為了打擊她在我麵前的自尊,而這種打擊的目的是不想她在我麵前太過分。

    現在不同了。不管怎麽說她曾經都是我的女人,現在我們的那種關係不再,但是我應該尊重她,因為她對我有過付出。

    她在搖頭,“現在我每天上班,然後回家。根本就不敢露麵了。”

    我詫異地問:“為什麽?”

    她神情黯然地道:“有人告訴我說省教委那邊有人在議論我和羅書記的關係。”

    果然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心裏頓時更擔憂了起來。不過我還是問了一句:“你和羅書記的關係別人怎麽知道的?”

    她搖頭,“我怎麽知道?以前我經常跟著他出去開會,別人當然會這樣猜測了。我是女人,不但年輕,而且也還不算醜。以前他在的時候沒人敢說,現在他不在了,當然就隻有把我拿出來說事了。我這麽年輕就是正處級,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嫉妒呢。”

    我又問:“你能夠確定嗎?你和他的事情除了冷主任之外沒有人再知道。是不是這樣?”

    她點頭,然後卻又微微地搖頭,“誰知道呢?我覺得沒有了。”

    我頓時就感覺到了一點:其實她更大的問題可能是來自於心理上的壓力。羅書記出事情後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曾經與他的那種關係,再加上有人在背後議論她所以這樣的心理壓力就更大了。而她的這種心理壓力的根源卻是:她過於地看重自己的前途,所以也就因此而有了害怕失去的恐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