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619章(1/3)

    我很是詫異,“為什麽就這樣一個字?有什麽講究嗎?”

    他歎息著說:“最近一段時間來,有關大學生的暴力事件接二連三發生。這些事件暴露了大學生濫用暴力,手段極端,沒有法製觀念,任意所為,甚至泯滅人性,屠殺生靈,鮮血在他們眼裏居然不是血腥的災難。曾幾何時,象牙塔下,傳道、授業、解惑這樣的育人淨土和文明殿堂卻竟得如此畸形。哎......所以最近我也開始認真反思我們的教育本身,反思在高等教育理念中存在的缺失。”

    聽他這樣一講,我倒是很感興趣了,因為他講的確實是事實。最近媒體一連報到了全國多起大學生的暴力事件,比如:某大學的教室內正準備上課,忽然幾個手持菜刀的大學生衝入教室將一名學生砍傷,造成該生頸動脈、頸椎被砍斷,隨後不治身亡;另外一所高校裏麵,幾名女生因為一件小事發生衝突,在廝打過程中,其中一個女學生突然拔出身上的匕首一陣亂刺,連續將六名女生刺倒;再有就是一個因丟失***而引起的小誤會,最後激化成一樁性質惡劣的校園暴力案件的新聞:這起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在南方的某高校,案發時間是在深夜十一點過,十餘名學生圍住受害人不停毆打。施暴過程長達五個多小時,持續至次日淩晨四點。期間,受害人先是挨到這些平日裏的同學、室友的拳打腳踢,之後頭上又被澆淋吃剩的方便麵湯,並有人在她臉上用眉筆寫下帶有惡***的文字。更讓受害人難以預料的是,肇事者竟然模仿著網絡上出現的”***群毆”視頻,逼迫著受害人當著有男生在場的麵,脫下衣褲暴露身體。那一刻,肇事者攜帶的手機、DV鏡頭頻閃,她們聲色俱厲地告訴受害者:將把這些裸體照片發布在QQ空間上。一個多月後,該十人已從學生身份變成犯罪嫌疑人被檢察院批準逮捕;還有就是幾起大學生殺人案等等。

    於是我問道:“這些案件與這個‘人’字有什麽聯係?”

    他說道:“這其實是校園心理危機幹預的缺失,表麵上看我們很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實際上現在校園裏的心理健康的防線很脆弱。這幾年暴力事件的不斷發生與這幾年擴招有關係,大學生多了就業難度加大,而且學校裏學生多老師少,很多管理變成粗線條的管。此外,這也說明了我們教育體製存在著一些問題。不過簡單將這些悲劇的根源歸咎於教育體製是不夠客觀的。當前普遍實行的應試教育的確存在諸多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教育模式在當前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其實,我國教育體製的最大弊端,不在於是否是應試教育,而在於缺乏多元的評價體製。如今正是社會轉型期,而這種轉型期的疼痛有些漫長,難免有人一直處在迷惘和混亂之中,彌漫出一股揮之不去的暴戾之氣。雖然中國有幾百所大學,發生暴力事件的大學固然隻是個別,參與施暴者也是少數大學生,但是我們不能因其是少數和個別就掉以輕心。校園是個小社會,大學裏的種種現象是社會現象在大學校園中的投影。然而我們還知道,大學不但是知識的高地,還是道德、文明的高地。我們培養的大學生,不但應是知識的精英,還應是道德的楷模。從這個角度看,大學成了鬥毆場,盡管隻是個案,也已經是大學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與其將其看成個案,更不如說是對大學、中學乃至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嚴峻挑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