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419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笑道:“有道理!”

    出了酒店後我才發現外邊並沒有下雪,而且昨天的雪早已經化掉,地上有些濕。現在我才知道,剛才木嬌看到的下雪原來是漫天飛舞的柳絮,它們隨著凜冽的寒風在天空中飛舞,從酒店的窗戶粗粗地看出去簡直就像極了雪花。

    北京的冬天真冷啊。這裏的寒冷與我們江南完全不一樣,是那種幹到了極致的寒冷,不帶半分濕潤,任何堅硬的東西在眼裏都成了寒冷的標誌物,讓人不敢去撫摸它,很是擔心自己的手也馬上會變得和它一樣的堅硬、寒冷徹骨。其實準確地講現在已經不再是冬天了,而應該是進入到了初春。但是北方的初春卻依然一片冬天的景象。

    我頓時就覺得還是我們江南好。

    我和木嬌在馬路的街邊行走,緩緩的腳步。她的臉被凍得通紅,鼻子尖也紅了。我笑著對她說:“把你大衣的毛領翻起來吧,免得一會兒鼻子給凍掉了。”

    她笑著說:“我喜歡這樣寒冷的感覺。”

    我詫異地問道:“為什麽?”

    她回答我道:“太溫暖了容易懶惰。”

    我怔了一下,隨即就不再說什麽了。我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女孩子的內心有著與她年齡不相當的壓力感。

    我們坐地鐵很快就到了天壇。

    以前我到北京從未來過這裏,於是木嬌就給我當起了導遊來,她告訴我說,天壇位於北京城南端,這裏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其建築布局嚴謹,建築結構奇特,建築裝飾瑰麗,被認為是我國現存的一組最精致,最美麗的古建築群。

    當我們從地鐵口出來後遠遠地就看見了天壇圓頂,心裏頓時就有了一種莫名的激動。

    也許是因為風太大、天氣太冷的的緣故,人們都捂得隻漏出一雙眼睛。因為天氣太冷,天壇的大門口遊人不多。進入到天壇後,我眼前看到的是古柏參天,樹冠相接,把祭壇烘托得十分肅穆。

    木嬌說,在古代,深綠顏色表示崇敬、追念和祈求之意。這也是在這裏種植鬆柏的原因。

    我們沿著一路的鬆柏環繞的大道走到了長廊,發現這裏竟然是有不少的人,但除了有些合唱隊的中老年人在這練唱、跳舞及樂器發出的聲音外,奇怪的是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麽嘈雜。

    在天壇裏除了外地人,老外也很多,外語導遊邊走邊給那些人講解天壇,我不知他們聽懂沒有,不過我倒是發現那些老外對這裏的建築物很感興趣,他們邊走邊照相,也許他們是準備將照片拿回去後再慢慢研究這地方吧?

    木嬌告訴我說,天壇分為外壇和內壇。現在人們所稱天壇主要是指的內壇,它是圓丘和祈穀兩壇的總稱。圓丘壇在南,祈穀壇在北,而連接南北兩壇的軸線是一座磚石台,這座台基稱作“神道”,它寓意上天庭是要經過一段遙遠而漫長的路程。圓丘初看起來沒有什麽,也就是一個全是石頭的平台,其周圍有三圈欄杆。但在仔細觀察之後卻發現,這圓丘卻是相當的不簡單,它每層台階都是九級,欄板、望柱也是九的倍數。中間圓石環繞的第一圈石板有九塊,第二圈為十八塊,最外麵一圈是八十一塊,全為九的倍數。九是“天數”,非凡人所能解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