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醫生的職場筆記

第1019章(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我問道:“幾點鍾了?商場開門了吧?”

    她說:“差不多了。我們走吧。我得去買衣服,身上一點都不舒服。”

    我想也是:昨天晚上你開了那麽長時間的車,***早髒了,現在還覺得舒服就奇怪了。

    隨即去洗了一把臉,出來後對她說道:“走吧。對了,退房嗎?”

    她說:“逛了商場後回來再說吧。如果這地方好玩的話,我們明天再往下走也行。不著急的。”

    我想也是,“童瑤,幹脆我們去武侯祠或者其它地方看看吧。到了這裏,總得去看看這裏的景點才是。對了,還有杜甫草堂什麽的,我以前聽說過。”

    她笑著對我說道:“行。”

    我們沒有開車出去,童瑤說這座城市很休閑,隻有漫步或者坐公交車才可以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味道。

    我們先到的杜甫草堂,進的是南門,從浣花溪公園進入。這條線走得路比較長,但風景很好。穿過青羊橫街就到了河邊,河邊很幽靜,濱河路邊開滿了花,間或有一處茅亭可供歇息。浣花溪公園裏邊有大片的草坪、池塘和林地,很整潔很秀麗的一個所在。

    草堂在浣花溪公園裏有個門,門前有很大的影壁和廣場,廣場上有許多市民在健身。這門很氣派,但卻不是正門,往正門去要出了公園沿著浣花溪走上幾百米,溪邊大樹垂枝依依。

    杜甫草堂的正門比浣花溪公園裏的那個南門要小一些,從這裏進去離真正的草堂遺跡最近。這裏有很多翠竹,園區的綠化很好,一切亭台樓閣都藏在層層的綠之中。我這輩子都有一個心結,就是書讀得太少了,對好些事情都領悟不了,對好些很有名的典故都不知道。從小我就被極力灌輸了一個概念,就是詩是沒有用的,文學和藝術都是沒有用的,都是當不了吃當不了喝的。所以我就一直以為自己是生在一個必須要為吃飽喝足而全力以赴的階層,必須要遠離政治遠離人文,學一些最基本的生產技能來維持生存。

    多少年過去了,當溫飽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我才感覺到詩的重要,能夠吟誦的詩篇比任何能吃能喝的東西都長久,甚至比我一直當萬能之物來崇拜著的、為其耗去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技術都偉大都長久,都更為人所需要。杜甫住過的草堂早已坍塌,那個時代造房子的技術也早就落伍了,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人在寫詩上能超過杜甫和李白,最後總是不當吃不當喝的東西才真的流傳下來。

    像詩歌、還有音樂這樣偉大而永恒的東西,我卻因為沒有足夠的文化基礎而欣賞不了,這是我埋在心裏的悲哀,年齡越大,經的事越多,這種悲哀就越讓我無奈。如果我是學文科的就好了,至少上學的那幾年,能多讀上幾頁好的文字和詩篇。日後不論遇到怎樣的麻煩,都會有前人作借鑒,不會覺得那麽無望那麽孤單。

    其實杜甫當年的生活挺悲慘,饑寒交迫,那時的草堂遠非今日的景色,是遠外的一處荒僻之地。杜甫是個失了業的公務員,連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可是他會寫詩,懂曆史,他還有心情去憑吊諸葛亮,為那位出師未成的英雄淚濕輕衫。

    我覺得這就是水平了,要是一個不讀書沒文化不會寫詩的人,落到杜甫的地步,想的肯定就隻是隨便找個差事幹,或是自己擺個攤開個飯館掙點錢了,這些掙吃掙喝的事情根本就流傳不下來。要是古人都是以我被灌輸的那種觀念教育出來的,那現在我們什麽古跡都留不下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