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上吊後,王爺後悔了

第521章 她的目標,遠不止此(1/2)

    縣令沒有袁漢君這般自信。

    因為雲寧縣隻是個小縣城,民風淳樸。

    過往的行腳商人就借宿在農家,基本上沒有農家會拒絕的。

    農家也不要多少錢,行腳商人憑良心,給多給少,農家都不介意,不就是多雙碗筷的事兒嗎?

    可謂是,熱情好客。

    現在,袁漢君要把這變成“正規經營”,還要官府收稅,統一管理。

    這不是給自找麻煩?

    而且農家和商人,兩邊都不會買賬!隻能說,這孩子太天真!

    但縣令也知道,袁漢君她爹,跟溫盛鈞關係好。

    而溫盛鈞跟京都保持著密切聯係。

    他本人如今,也幹成了種甘蔗和製糖兩件大事,其影響力,已經叫鄰國望風而動。

    他自己的聲威也越來越響亮。

    縣令便對袁漢君道,“此事既由你提議,就交給你去辦吧。若要衙門給予什麽幫助,你再呈上書麵申請,本官盡量支持。”

    又要書麵申請,又說“盡量支持”。

    這分明是老油條的托詞。

    但袁漢君卻有顆執著火熱的心,她隻當縣令是同意了。

    當即回去,便草擬了章程。

    她還給她老爹過目。

    袁行之又給她提了幾點落地實施的建議。

    袁漢君敲定方案之後,立刻就找了幾家院子又大又幹淨的農家。

    “你們家可以出一個人負責接洽,如有外地客商來,我直接引薦他們來你們家住。”

    “稅收衙門擬定為十分之一。你們收拾出幹淨的床鋪,馬廄,草料……”

    “你們一晚上最多能容納多少客人入住,最好也給我個章程……”

    “客人的財物安全是最重要的,讓客人住的舒心……住宿和打尖可以分開經營……”

    袁漢君告訴他們,以後來的富商會越來越多。而且這些富商往往會帶上信任的鏢隊,算下來人很多。

    憑著她和製糖工坊的關係,給農家院介紹客源,不成問題!

    袁漢君腦子靈活,又長了一張巧嘴,在她遊說之下。

    很快便有三五家農家院,順利“掛牌”經營。

    她也在製糖工坊,聯係了好幾位外地來買糖的掌櫃,當即便介紹他們入住農家院。

    掌櫃的一聽,這農家院是衙門給了牌子的,正經經營。

    可以確保他們的人身及財物安全,而且床鋪,被褥,洗漱用品等等,全都是準備好的全新的。

    他們竟也無比滿意。

    當即這五家“農家院”就住上了人。

    誠如袁漢君所言,掌櫃的帶了鏢師鏢隊。

    人要吃飯,馬要吃草,他們的財物,也需要確保安全。

    由官府給掛了牌,官府監督經營的農家院,一下子滿足了他們所有的需要。

    掌櫃之間口口相傳,五家距離製糖工坊更近的“農家院”的生意,竟比鎮上客棧裏的還好!

    其他人家瞧見昔日的鄰舍,竟然這麽快有了好營生。

    一個旺季下來,比他們十幾年種田耕地,掙得都多!

    眼紅羨慕,那是正常人性。

    於是,人托人,不少主動願意交稅,求衙門來驗收掛牌的農家,絡繹不絕地找到縣令。

    雲寧縣縣令,多少有些目瞪口呆。

    “她異想天開的……竟真的叫她做成了?!”

    不出袁漢君所料。

    各地客商掌櫃,因為雪花糖紛紛湧來雲寧縣。

    縣令如今隻恨自己動工的太晚,官府驛站擴建的速度不夠快,農家院發展的速度不夠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