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盜墓王

第380章 成仙之道(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先解釋一下屍解仙。

    東晉時期,有一位道家的高人叫做葛洪,此人寫了一本書——《抱樸子·論仙》。

    其中有一句話是“按《仙經》雲:上士舉形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

    意思是上士能飛升天上,稱為天仙;中士遊於名山,稱為地仙;下士先假死而後蛻變,稱為解仙。

    天仙好理解,就是突然成仙了,比如嫦娥。

    地仙也好理解,意思是遍遊山川大河,也可以成仙,比如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從統一華夏變成了長生不老,逆天改命,秦始皇五次東巡,其目的有很多,但肯定有一條是遍遊山川成地仙。

    2003年,北京大學接受了社會捐贈,其中有一批竹簡被稱為《趙正書》。(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

    竹簡以大部分篇幅記錄了秦始皇臨終前與李斯的對話,確立繼承人的問題。

    其中有一段是秦始皇哭著和左右人說天命真的不可以更改嗎?秦始皇參透了天機,知道自己五十歲會死,就是不知道會具體時間。

    還有一句是“其亟日夜輸趨,至白泉之置,毋須後者。”

    大概意思是“現在要日夜趕路盡快回到白泉之地,後麵的輜重車輛就不要緊跟著了。”

    白泉之地有很多解釋,有人說是秦皇宮,有人說是一個叫做白泉的地方,也有人說白是通假字,說的是百泉之地。

    許某人才疏學淺,從盜墓賊的角度分析,我覺得是白泉之置說的是秦皇陵,指的是地宮。

    傳言,秦皇陵內以水銀為河流湖泊,墓頂是宇宙星辰布局,地麵是山脈地理,秦始皇的棺槨就飄在水銀河上,遊覽山川。

    秦始皇如此布置陵寢,為的就是成仙的最後一個途徑——屍解仙。

    在古老的華夏,有原始的法門,據說隻要通過某種特殊的方法下葬,屍體就像蟲俑一樣,孕育新的生命,靈魂會在屍體中裂解、蛻變、飛升,也就是靈魂會破繭成仙。

    可以說,秦始皇稱帝後,一直在通過天仙、地仙、屍解仙這三種方法想要成仙,想要長生不老,吃丹藥,出海找仙人是天仙,五次巡遊天下是地仙,陵寢的布局是屍解仙。

    許都讓鬥膽猜測一下秦始皇長生的想法,主要的路子是出海找仙人,其次是巡遊,托底的是地宮。

    屍解仙的方法不隻存在於秦始皇的地宮,馬王堆的女屍,用的也是屍解仙的方法。

    馬王堆女屍是利蒼的夫人,利蒼早年隨漢高祖劉邦打拚天下,可以說馬王堆女屍和秦始皇是同時代的人,馬王堆女屍比秦始皇晚出生三四十年。

    馬王堆漢墓中的T型引魂幡、法門的帛書,可以說是目前已知最全的屍解仙方式了,如果按這種想法,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49克的那件禪衣就不是情趣衣了,而是靈魂飛升所用的仙衣。

    說回眼前,如果秦嶺裏麵有屍解仙,對於我們來說,俺就是彩票中了有獎。

    能用這種方法下葬的人,那陵墓和陪葬品,隻能用奢華來形容。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