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盜墓王

第353章 民國馬幫(1/2)

    看了照片,許某人心中大喜,詢問道:“老大爺,您祖上是跑馬幫的嗎?”

    “那你看,我太爺爺,不到三十,就有60匹馬了,是漢中地區最大的馬幫,外地馬幫想路過漢中,那得先帶著禮物來拜門。”

    我聽明白了,這是個多才多藝的隊伍,有貨物就是馬幫,沒貨物就是響馬。

    張喜順得意道:“要是按照你們東北的規矩,你們還得叫過一聲垛爺呢。”

    我起身恭敬一拜,拱手道:“拜見張垛爺。”

    張喜順一時間有點激動,眼睛裏有點汪水,四驢子想說話,我對著他搖了搖頭。

    如果是馬幫中人,我們不能隨便說話,既然張喜順願意被稱呼為垛爺,那咱就捧他唄。

    馬幫有一套自己的語言,也就是黑話。

    馬幫的黑話並不像土匪黑話那樣,而是有一些禁忌,比如不能說危險、翻車、敗了、虧了、豺、狼、虎、豹等一些詞匯,更不能提及路途凶險等話題。

    要不然,馬幫的垛爺會發怒,壞了規矩,弄死在路上都沒有管。

    在東北,馬幫管事的叫做垛爺,南方有些馬幫稱呼管事的為鍋頭,鍋頭培養的接班人叫做二鍋頭。

    別看隻是個趕馬幫拉貨的辛苦行當,那垛爺可是門前貴客,得好生招待。

    為啥?

    因為垛爺多多少少和當地的土匪有關係,也就是土匪能賣垛爺的麵子,留下點買路錢,馬幫能順利通行。

    所以,垛爺也是也是土匪的馬眼子,就是眼線的意思,有時候風緊,土匪不能下山,生活物資還得靠馬幫提供。

    如果哪個商號怠慢了垛爺,那垛爺在土匪耳邊吹吹風,土匪的買賣就來了。

    理論上來說,馬幫也是江湖幫派中的一個大幫,走南闖北見識多,隻要錢到位,那是啥地方都敢去。

    張喜順道:“你們要去哪?啥時候出發?需要多少人?”

    我拿出手機打開了地圖,張喜順根本看不清,於是我大概形容一下。

    張喜順砸吧嘴道:“你說的地方,能去,不過得不少人。”

    我聽明白了,這是想多要點錢,我接話道:“需要多少人?得準備多少錢?”

    張喜順深吸一口氣,低頭掰手指算計。

    四驢子懵逼地看著我,我搖了搖頭,示意他別說話。

    張喜順掰了五六分鍾手指頭,緩緩道:“得個七八千。”

    四驢子喜上眉梢,我卻有了擔心,隻要七八千,怕不是想要綁架我們吧。

    此時,我有點後悔拿出那一萬多塊錢了,露富了,真怕張喜順心懷不軌。

    “你們想什麽時候上山?”

    “越快越好。”

    “這地方,快不了,最快也得十天以後。”

    “啊?那麽久?”

    張喜順笑道:“你說的地方,我年輕的時候去過,十幾個人的隊伍,還有洋人呢。”

    “您去過?”

    “漢中周邊就沒有我沒去過的地方。”

    “他們去幹什麽?”

    說完,張喜順臉色一變道:“不知道。”

    我心裏咯噔一下,是我壞了規矩。

    四驢子問:“你帶進去的人,怎麽會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麽的?”

    張喜順反問:“我問你們去那幹什麽了嗎?”

    四驢子被問得啞口無言。

    沒想到張喜順先祖的馬幫還是個牛逼角色,是個走暗貨的。

    這種馬幫隻需要貨物重量和送到哪就行,從來不問拉的是什麽貨,又或者是什麽目的。

    民國時期的馬幫都是根據貨物的種類要價,比如瓷器類的易碎品、煙土類的違禁品、茶葉類的易潮品,這些都是要價高的貨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