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盜墓王

第41章 永樂大典(1/2)

    說完宋國,該說宋濂了,其實也沒啥可說的,自幼家貧,寒門學子出身,當上大官後自然要光宗耀祖。

    自唐朝起,後世開始有了為前朝撰寫史書的傳統,宋濂被朱元璋安排修撰《元史》。

    宋濂一邊修撰《元史》,一邊研究宋姓始祖,趙悟空手中的蠅頭小楷就是出自宋濂之手,裏麵的內容都是對微子啟的考證。

    宋濂還有兩個學生,一個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標,另一個是發動靖難之役,搶了侄子朱允炆皇位的明成祖朱棣。(我個人站隊朱棣,他不是一個好人,但是個好皇帝,假如我是朱棣,我也起兵造反。)

    明成祖朱棣命人修撰《永樂大典》,包括現代在內,《永樂大典》也可以稱之為地球有史以來最全麵的百科全書,匯集了有史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戲劇、工藝、農藝,幾乎涵蓋了華夏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先不說內容,單看近四億的字數,其內容的豐富程度可見一斑,現在用電腦打字,一人一天一萬字,打完《永樂大典》也需要一百年,更何況那是一個使用毛筆的年代,更何況在編撰之時還需要查閱史書,考證曆史。

    不過《永樂大典》也是命運多舛,流傳到清朝的時候遇到了王八操的乾隆帝,這孫子以修《四庫全書》之名,正大光明地毀壞華夏典籍,戲曲小說之類的就不說了,農業和科技類的書籍這王八操的也不讓傳世,如鄧禦夫的《農曆》200卷詳細程度超過《齊民要術》,還有些軍事方麵的發明書籍,狗日的乾隆帝怕洋人學去,所以命人直接銷毀,有關科技的書籍全部不加采錄。

    反正就是清朝的宗旨就是愚民,連教農民種地的書都被乾隆帝打上了奇技淫巧的標簽,清朝隻想讓老百姓安心種地,祈求能喝上半年稀粥,要不是大清朝對如今的國土麵積有重大意義,我許某人絕逼罵他個狗血淋頭。

    不過話說回來,雍正帝是個漢子,職業好皇帝,無奈兒子乾隆不爭氣,將華夏瑰寶毀於一旦,數千年的文化科學積累都讓這王八操的給毀了。

    而且清後期的統治也他娘的不是人幹的事,對洋人畢恭畢敬,要啥給啥,對國人輪番盤剝,盡想一些一縣平民榨出兩縣稅收的野路子。

    而麵對洋人呢,大清朝一副舔狗模樣,國內老百姓吃不起飯了,還要想著給洋人多加一道菜,害怕洋人吃得不好。國內學子餓著肚子沒書看,朝廷不管不問,外國友人來清朝求學,朝廷不僅學費全免,安排最好的住所,還把百姓搜腸刮肚湊出來的稅銀發給洋人當生活費,就差給洋人發兩個娘們陪讀了。

    洋人住的地方更是上等,先不說有多豪華,就是一人發一個屋子,也不是國內學子能夠想象的,同樣是學習,洋人住單間,三十多個國人能擠在一間下房都算是好的了。

    我估計山裏的放牛娃這輩子都想不明白,父母按時給朝廷交賦稅,卻沒錢供自己孩子讀書,窮的都得地主放牛了,朝廷為什麽還把賦稅撥給洋人享用?難道洋人比我大清人高貴?

    王八操的。

    想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當地老百姓都搶著去給八國聯軍扶梯子,咱也不知道大清朝都做了什麽,能讓老百姓如此痛恨。

    王八操的八國聯軍侵華之時,大清朝還罵老百姓不愛國,老百姓是愛國,可誰愛老百姓呀,佃戶欠地主錢,地主上門催要,逼得佃戶賣兒賣女賣媳婦,這叫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要是地主欠長工錢,長工過年之時前去討要,地主報給衙門,衙門肯定得給長工定個惡意討薪的罪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