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盜墓王

第22章 前因後果(2/2)

    隨著時代的發展,洋大人在國內地位不斷提高,古董行裏也不敢騙洋大人了,老百姓手裏也沒啥古董了,托這個行業也就消失了。

    為啥不敢騙洋大人?洋大人丟了個自行車,報警能找回來,咱能行嗎?咱被騙個小兩千塊錢,都不能立案。

    托消失了沒幾年,古董經紀人這個職業就出現了,主要的作用就是替人出麵買賣古董,也叫掮客。

    有些人不方便露麵,有些人收的禮品裏有古董,自己和家人又不方便出去賣,所以就層層找掮客,謹慎一點的寶主得找七八個掮客,層層隔離才肯賣東西,也有的人手裏的現金太多了,容易說不明白,那就找人換成古董,再以家傳的名義賣出去,這錢就洗白了。

    掮客有生意就去做,沒生意就在潘家園附近的地鐵站、公交站轉悠,因為近些年不少人來潘家園賣家傳的東西,東西是真,人也好忽悠,是真東西就低價買,寶主不想賣就忽悠寶主去做鑒定,然後上拍賣會。

    拍賣會肯定是上不了的,但鑒定費最少也得萬把塊錢,掮客從鑒定費裏撈一筆也是錢呀。

    韭菜怎麽吃不是吃呢。

    通過電視和網絡的傳播,在外地人眼裏,潘家園就是古董聖地,尤其是一些偏遠山區的,手裏有點好東西就想著去潘家園賣個大價,殊不知,過去就是掮客嘴裏的肥肉。

    話說我們進京那天,從歡樂穀出來沒多久就被掮客盯上了,把照片發在群裏,就是讓店主引起注意,不管我們進哪家店,其他店主都知道我們賣的是啥,然後就是往死了壓價,逼迫我們回到第一家店去賣。

    買賣成了,掮客能撈點油水,至於其他店,頂多算欠了個人情,下次再掮客提供線索,也是互相壓價,隻求寶主能第一個進自己的店。

    白姐不想玩這一套,但她也不想收我們的東西,所以那天直接勸我們離開潘家園。

    巧就巧在白姐那天車限號,早晨七點到晚上八點不能開車,她在坐地鐵回家的時候,看見我們蜷縮在地鐵站,心裏有些不舒服,回家之後越想心裏越難受,可以說是動了惻隱之心。

    然後呢,晚上開車就來地鐵站了,正好我們被保安趕出來,她就跟蹤我們去了銀行。

    白姐強調開始時,她隻想幫我們把東西賣出去,她帶我們去的地方,就是一個組織地下拍賣的場所,不少店主收到好東西都是送到那,每個月有一次視頻形式的拍賣,參加拍賣的人都是匿名掮客,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賣主信息。

    因為那拍賣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是剛出土的,當然,不能直接說出土,得說海外回流。

    挖出來的東西,找個漁船運到公海,交給貨輪或者遊輪一洗白,再入海關,紅戳一蓋,那就是真正的海外回流。

    洗白的古董可以上拍賣會,或者公開買賣,像一般出土的東西,直接在地下拍賣會就行,小圈子流轉。

    不要以為地下拍賣會沒好東西,舉個例子,要是真把圓明園的十二獸首弄回來了,想要公開拍賣,得受到多少人的口誅筆伐?

    所以地下拍賣會的流水要比正規拍賣會多得多。

    本來一切安好,可白姐沒想到我沒給她打電話,更要命的是我們挖出來的東西出事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