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過去,我做曹賊那些年

第946章 我們差那點成本?(1/3)

    張英坐在那玩手指:“說的到是容易,我去哪找去?就從磁帶上按名字找唄?”

    張鐵軍笑起來,這個工作確實不是那麽好做,除了國家隊,在國內並沒有形成詞曲編作和編劇的市場,甚至連土壤都沒有。

    編曲製作還好說,這一塊基本上都是固定工作拿工資混日子的,是創作者不好找。

    創作掙不到錢,一首爆火的歌曲創作者隻有幾百塊錢,拿三千兩千的都算是高收入,那些有名氣的隻是極少數。

    而這會兒大部分創作者本身也沒有重視這一塊,大多都是副業,業餘愛好性質的,也不知道應該或者可能能掙多少錢。

    然後慢慢的開始惡性循環,大部分創作者也就沒有那個心思了。誰家不得吃飯呐?

    這也就是盜版最大的危害了。

    “你可以先到咱們北方周報上麵搞一個版麵,給創作者弄一個陣地出來,把作品免費在上麵發布,然後從中幫著找買家談價格這些。

    隻要你能幫他們掙到錢,那簽進公司來不是早早晚晚的事兒?然後就是挖唄。”

    張英抬頭看向張鐵軍:“那得弄多大個版麵?吹牛逼也不敢這麽吹呀,印書啊?”

    九五年這會兒全國在籍有十二億一千一百二十一萬人口。

    去掉三億兩千兩百一十八萬十四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再去掉三億四千四百多萬不識字的,其他人都有可能成為創作人。

    取個最小值,四百萬人,每個月得征集上來多少作品?書都沒有這麽厚的。這真不誇張。

    九五年在籍的文娛業從業人數就有小一百五十萬人,不在籍的約個三倍多嗎?

    關鍵是這個時候大多數人都是有正式工作的,閑哪,全國的報紙書刊每天收到的各種作品都得用麻袋裝用車拉。

    隻要北方周報打出來廣告說向全國征集歌曲作品並負責聯係出售,信不信?分分鍾來信就能把整個辦公室給塞滿。

    一點都不誇張。

    “你是不是傻?挑好的印不知道啊?總不能寫一攤屎也要吧?剛開始不可能有那麽多人,等慢慢大家習慣了多起來了搞個專刊嘛。”

    “歌曲是很占篇幅的好吧?”張英看傻子一樣看了看張鐵軍:“一版報紙有多大?能放下幾首歌?再說還要組織人手進行挑選。”

    “挑選本來不也是你們的正常工作嗎?就當是開辟一個作品通道了唄,”張鐵軍喝了口水,把茶杯遞給張英:“好作品才是公司的基礎。”

    張英也不嫌棄他,接過去喝了兩口,琢磨了一下:“你是說,主要目的是給咱們公司自己征集優秀作品?咱們自己買下來?”

    “那你以為呢?你開的是文化傳播公司,是用來培養明星發布好作品賺錢的,不是來搞慈善的,好作品當然要自己留下來。

    不但要留作品,好的創作者也要挖過來握在手裏才行。明星誰都可以當,但是好的作品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

    “你心眼子真特麽多。”

    張英悻悻的噘了噘嘴,感覺自己挺聰明的一個人,怎麽一到了張鐵軍麵前就總有點笨笨的了呢?這家夥有毒。

    “這是心眼兒?這是正常的業務行為好吧?咱們國內現在就是太不重視創作太不重視版權了,這是在自掘根基。”

    “所以你想通過咱們公司把這一塊搞起來?千金買馬骨唄?”

    “那到不至於,還談不上,隻要公平就行了,該給的給,該爭的也得爭,不管是創作人還是製作人,或者歌手明星。”

    張英伸手摸了摸張鐵軍的臉,就這麽看了他一會兒,笑了:“你說,我以前看到你就有點想那啥,這次怎麽不那麽衝動了呢?感覺有點別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